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秀洲区全力打造“智慧健康”全省基层实践样本
2017年7月26日 08:50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芮爱芳 莫根强 张佳丽

□图片由秀洲区卫计局提供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医改,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秀洲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方便、满意为目标,通过发展“智慧健康”,对传统诊疗康复模式进行再造,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养护一体分级诊疗新模式,2016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率67.2%、床位使用率84%,远超全省平均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位列全省前三。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智慧健康”和“健康秀洲”的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减轻了省市级医院的就诊压力,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繁”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以来,秀洲区累计投入1500万元,建设了“一平台一专网一通道二中心三便民”为核心的“11123”区域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及微信、APP等载体,对传统诊疗、公共卫生、决策管理进行再造,建成了影像、心电“两大中心”,推行自助通、掌上通、检验通、预约通“四通”服务,在“智慧健康”的道路上实现由0向2.0的飞跃,构建了贯通全流程、覆盖全区域、适用全人群,高效、便捷的智慧化就医服务体系,为全省打造了“智慧健康”的基层实践样本。同时,建成全省首个区域基层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互联互通,医防整合、部门协同”,并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与其配套的14个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突破性实现国家传染病、慢性病平台信息交互,使秀洲“智慧健康”呈现叠加效应,为居民健康服务提供了全国示范样例。

  弯道超车——“智慧引擎”跑出健康“加速度”

  说起“看病难”,很多人都有切肤之痛。身体不适到医院,排不完的长队,从诊室到缴费处来回奔波……有患者戏言,看病就像是“打仗”。而如今,在秀洲,随着“智慧健康”的持续推进,这种情况已经得到很大改观。

  过去的一年,在区域化信息建设过程中,秀洲区主动作为,以向上对接、向下延伸为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全流程”信息化服务,逐步改变了基层群众几十年来的传统就医习惯,真正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努力实现群众就医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市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同步推进和有效对接,越来越多的秀洲居民选择通过“健康嘉兴”掌上应用看病就医,实现诊疗费用、化验报告、体检结果等网上查询,大大缩短了排队挂号候诊时间。“过去做完检查再出结果要等上半天时间,自从用上这款‘健康嘉兴APP’查询后,检查完就可以直接回家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居民陈女士告诉笔者。

  智慧健康,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秀洲区已全面推广就医“一卡通”,患者持社保卡或已绑定身份证的就诊卡即可在不同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就医、结算费用,医生可通过刷卡查阅患者影像胸片、检查检验等,大可不必反复询问既往病史,患者就诊也不必重复检查、重复收费,医院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彻底解决了“一院一卡”和“一人多卡”的问题。

  在构建“一站式”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秀洲区下半年将全面启动自助结算、诊间结算信息化项目,提供“全流程”自主操作服务,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病人年底有望通过实现就诊卡发放、预约挂号、费用结算、取检验报告、发票打印、报告打印、诊间结算等“全环节”自助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解决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等“三长一短”问题,通过“健康嘉兴”掌上健康应用、支付宝窗口、自助机实现“零排队”就诊及“一条龙”自助服务,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极大地满足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使居民就医“获得感”不断攀升。

  这几年,秀洲区在大力推进“智慧健康”惠民工程的同时,一场借助“互联网+”改善患者用户体验的医疗技术革新正在酝酿。为进一步打造优质医疗服务,秀洲区上下联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互惠和医疗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今年7月,新安国际医院区域影像和心电诊断中心成立,这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拍摄的X片、DR、CT、心电等疑难案例可接受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在线会诊服务,秀洲居民借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足不出村便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分秒必争——公共卫生信息化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秀洲区某幼儿园的1名学生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医院在确诊学生患传染病后,第一时间通过“学校卫生协同管理系统”将信息传递至学生班主任及学校疫情报告人。为防止传染病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该幼儿园在接到疫情讯息后,随即对学生所在班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托幼机构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秀洲区使用“学校卫生协同管理系统”,将卫生、教育、监督、疾控、医疗单位、学校、托幼机构纳入学校卫生协同管理系统管理单位,将全区106家学校和托幼机构6万名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医校合作”学生传染病精准化管理模式。系统投入运行至今,学校传染病“五早”措施落实得到全面提高,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实现网上实时监管,学校传染病事件均得到有效遏制,为学校卫生构筑了安全保障防护墙。

  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社会秩序稳定。近年来,秀洲区开展“互联网+预警”工作,实现公共卫生实时安全保障。作为全国第二批国家传染病平台信息交互试点区,秀洲区突破以往传染病报告环节过多、时限过长的“瓶颈”,成为全市首家传染病实现“秒报”和“分秒”回传地区,这意味着,在秀洲区一旦发现传染病,将“分秒直达”国家疾控中心,而秀洲区户籍的市民一旦被发现传染病,也将实时传回本地区。

  传染病协同管理系统的应用,打破了疾控机构与医院诊疗之间的信息屏障,突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各专业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有效加强了对传染病的管理,能够杜绝传染病的漏报、瞒报现象,使预警处置更具时效性、有效性,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上发挥了其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大数据分析,秀洲区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预警模型和GIS可视化分析,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与决策能力,并通过信息化流程再造,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构建区镇村三级网格化协同管理体系。目前,犬伤、产科接种、卫生应急指挥、健康教育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公共卫生服务子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多重公共卫生预警信息体系,为辖区居民百姓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最多录一次”——慢病协同管理精彩破局

  近期,中山社区的王老伯在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糖尿病,该院医生通过浙江省慢病监测交互平台录入患者信息后,系统实时将其就诊记录回传至了秀洲区平台。这意味着王老伯回秀洲区再就诊时,基层医疗机构无需重复报卡,辖区责任医生于第一时间掌握患者患病信息,及时为其免费提供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以往只有上级医院才能看到下级医院的就诊信息,信息单向传送,现在实现了双向交互,区级医院能利用省级医院的就诊数据,不但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检查和诊断,也有效解决了医务人员重复报卡问题,门诊查漏工作已成为过去。”该负责人表示,慢病协同管理在实现医务人员“最多录一次”的同时,也成就了患者“最多跑一次”。秀洲区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公共卫生网络的“纵向贯通”,突破了基层网络直报一直以来的交互难题,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内不同医疗机构慢病报卡的实时共享和上报回传,使居民尤其慢性病患者能就近享受便捷、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而这仅仅是秀洲区“互联网+公共卫生”的缩影,借助互联网因子,秀洲区正在稳步规划着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打造的全新医疗健康模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秀洲区为近40万居民免费建立了一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将居民分散的诊疗和健康信息整合成一份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份档案都详细记载了居民的饮食习惯、疾病信息及历次就诊、体检、健康干预等上百项信息,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目前,秀洲区已实现公共卫生信息采集全覆盖,通过公共卫生协同管理交互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卫生数据自动采集、国家省市公共卫生平台的互联互通,达到医防整合、部门联动,彻底解决了公共卫生重复工作、信息碎片化、效率低下等“顽症痼疾”。

  值得一提的是,秀洲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还先后自主开发了产科接种管理系统、健康促进协同管理系统、医院检测管理系统等13个子系统,在为打造智慧型公共卫生服务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率先形成具有基层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不仅为全区居民健康安全筑起了“防护墙”,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居民健康服务提供了示范样例。

标签:医疗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