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风
正儿八经说起来,我的第一个书房,是1995年结婚时搭的“阳台书房”。一米多宽、三米余长的阳台用铝合金封起来,再装上窗帘,书房就大功告成了。当时除了一张写字台,一盏台灯,一个竹书架,再无其他。论藏书,也只有些许教学参考书和自学考试教材,百册而已。那时,我的业余时间全都花在汉语言文学的自学考试上,《古代文学》《文学概论》背得天花乱坠。
进入千禧年,我从小镇搬到市区。八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我特意装修了一个书房,买了台式电脑,靠墙是一排落地书橱,藏书也逐渐丰富起来。那个年代,我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只要是自己知道的特级教师专著,都想方设法买来,有时甚至厚着脸皮索要。对于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我都会花一番功夫研读、揣摩,竭力吸取他们的长处。当时,我也担任了被誉为“民间绘画摇篮”的洛东小学校长,对学校文化格外青睐,所以管理类书籍也成了我藏书的重点。特色项目、特色学校,通过学习,我对此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做了一些尝试,还引发同行不小的共鸣。
2010年,我又乔迁新居。如果说上回的书房还兼客房的话,那么这回可是专用书房了。装修师傅是我的远房舅舅,他听了我的设想,认为根本用不到四面书橱,两堵墙足矣。然而,一年后我的书房旋即就全线告急、书满为患了。我只得请远房舅舅再次登门,量身订制两个书橱,拓展藏书的空间。值得欣慰的是,我买房时搭配的地下储藏室,竟也可以“开发利用”。我将平时不常用的书籍全部转移到“地下”,腾出的空间可以接纳更多的新书。
这些年来,我坚持订阅报刊杂志十多种,主要是语文教学、文学作品和文史综合三大类。我养成了亚马逊网购每月2次、每次4本的习惯。当然也不时会去实体书店转转,因为那个书香味,不是网购能够替代的。我喜欢保存网购“发货单”,已经厚厚一刀,数一下,居然有120多张了。
每晚的业余时间和双休日,绝大部分在书房中度过。阅读纸质书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另外就是写作和上网。我主要以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书刊为主,王尚文教授的“语感论”、王荣生教授的“文本分类”等,都熟稔于心。自己也逐渐摸索出“立面语文”、“自创文本”等用于教学实践,竟也小有所成。出于职业的需要,我还收罗了国内关于教育科研方法的书籍,认真比照阅读,用于指导教师做课题研究,同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除此之外,我还爱好阅读小说,订阅了《小说月报》《收获》等五种文学刊物。通过阅读,我与海内外作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联系,比如旅居纽约的作家陈九先生。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中篇《跟尼摩船长出海》,我被他生动幽默的语言所吸引,写了评论《玩转语言的魔方》,贴在自己的博客上,竟然被陈九先生看到并点赞,推荐到《文艺报》发表。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写了不少短文。
每天晚上,清茶一杯,看书写稿,与先贤哲人对话,与故事人物共鸣,记录自己鲜活的情思,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在网络上与友人交流碰撞……多年的藏书使我养成了坐拥书房的习惯,读书已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