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期,我家对门开着一家“戚记小笼汤包店”,店面不算大,但做的小笼汤包,食客都赞叹不已。
店主姓戚,名耀庭,五十开外,中等个儿,一头精光滑塌的反梳头发,加上一副近视眼镜,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很体面的人,不像个商人。据说戚耀庭原先在天津干着政府的差事,是税务厅的一名职员,不知何故得罪了上司,才搬迁到王店居住。他一手小笼包子的制作手艺也是在天津时受“狗不理包子”的影响学会的。
汤包店由夫妻两人共同经营。妻子洪珍宝缠着一双小脚,除了白天帮忙打理包子店,晚上还要替人家做针线活。
每天清晨四点不到,老戚便起床和粉做包子,妻子生火烧炉子。五点多,便有食客上门,大都是镇上早起的居民,也有从老远的乡下进城吃早茶的农民。因包子店离“天源茶店”仅三家门面,只要唤一声,包子便可送到茶店食客的面前。
当时我八九岁,已经懂事,空着的时候,便到对门的老戚汤包店前,看他做包子、蒸包子。我们小孩子都挺有礼貌,管这家夫妻俩叫大伯、大妈。别看大伯一副文人相,做起包子来手脚麻利,一只小包子在他手里三捏四捏,便有纹有理地做成了。等到蒸笼里捏满十只,便掀开蒸盖,把刚做好的包子放到最底下的锅盖孔上,然后再将一笼笼熟透的包子依次放上,等待食客的到来。戚记小笼汤包的汤很讲究,每来一位食客,先递上一笼包子,然后便盛上一碗汤。汤是用猪骨熬成的高汤,每碗高汤里除了小葱,还有蛋皮、虾皮、紫菜。食客嚼着包子、喝着汤,有滋有味地吃完后,付上一毛钱走人。
戚记小笼汤包用的肉馅很是新鲜。冬天是隔夜斩好的,夏天则要在上一天关照好肉店老板,清晨起床后去肉店取货,回来现斩现剁。大伯在剁肉时,会将肉皮取下,煮熟后做“皮冻”,然后和肉一起斩剁,直至斩成肉末,再做馅。因此他的汤包一口咬下去,便有一股子爽滑的感觉。这也是食客们喜欢吃他包子的缘由。
那时王店镇上的小吃店林林总总不下五六十家,但“戚记小笼汤包”是镇上唯一专做小笼汤包的店家。一个上午下来,多的时候要卖掉七八十笼,少的时候也能卖掉五十多笼。这在当时已是不错的生意了。
听大人们说,戚家原先在天津当差时,生有一个独生女儿,后来嫁给了天津的一个大佬。其父母避居王店后,女儿想念父母,想来王店看看,但她的婆家反对,因此一直未能成行,只能靠书信往来关照彼此。再后来,听说戚家的女儿因思念父母过度,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些情况也是大伯、大妈在世时跟左邻右舍讲起的。
1956年,大伯去世,戚记小笼汤包店关门。大妈靠做裁缝维持生计。“文革”中期,大妈病死在乡下的一家干亲家里。下葬时,我和母亲都去参加了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