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2015年9月底,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次成功晋级,将有利于秀洲区在更高的平台上融入长三角,更好地接轨上海自贸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顺应“互联网+”网络经济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资源的集聚,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站在新起点上,秀洲区力图让创新引擎动力更加强劲。宏观层面而言,根据规划,今后秀洲区将依托秀洲国家高新区,加快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基地等“泛孵化器”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创新服务链。那么,国家级高新区应该发展哪些主导产业?为更好地谋划明确发展定位,现对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定位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结合秀洲发展实际,从以下四方面提出简要的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
立足发展基础,巩固特色优势
国家高新区从创立初期起,就被赋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使命,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集成化支撑平台,也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从各地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看,基本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部分骨干企业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秀洲高新区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物流业等主导产业,特别是在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先后被批准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浙江省光伏“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级微电子与元器件制造园区等。
下阶段,可按照建设“中国光伏科技城”等目标定位,继续巩固壮大光伏新能源等产业优势,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区域产业品牌。特别要结合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加强与德国方的合作,加快编制《城市能源规划》,力争获得国家能源局、德国政府(GIZ)两个方面支持,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顺应发展趋势,把握战略机遇
目前,国家层面确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七大新兴产业,并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将培育发展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级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装备、光伏及新能源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现代物流装备、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医疗设备与器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等十个领域。
国家高新区在巩固自有特色的同时,也积极朝着发展趋势进行转变,如成都高新区结合“4+1”主导产业方向,将从智能制造、文化娱乐、金融、电子商务、教育、医疗健康、政务服务、创业创新、基础设施配套九个方向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包括最近十分火热的“互联网+”和“工业4.0”等发展概念,其本质都是两化深度融合。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又是由数字化到网络化、智能化。
因此,秀洲高新区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巩固壮大光伏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装备和产品更深入、更广泛、更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培育。关注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通信与网络、物联网等领域发展态势,努力形成多个与传统制造业紧密联系、服务机械化、电气化装备和产品(使其具有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在特定领域吃透行业应用的精尖型企业。尤其在嵌入式芯片、汽车电子、仪表与传感器等行业,秀洲区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发展两化融合相关产业既有助于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又有助于传统产业提升。
找准发展差异,形成错位互补
对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指导目录,目前只有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十余类产业才被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而这些产业中真正适合大范围市场化应用的技术成果也相对集中,容易导致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可供选择的产业范围有限。据“国家高新区政策绩效评估与发展转型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部分国家高新区存在产业趋同较为明显、内部结构有待完善的问题,如威海、青岛和潍坊三个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中,占主导地位的都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
因此,秀洲高新区在长远产业发展定位过程中,要树立从数量型追赶向质量型追赶转型、寻找创新内在动力的思路转变,建议可选择若干与秀洲高新区产业定位类似的、以及长三角周边区域的国家高新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及时跟踪掌握发展动态并不定期进行梳理汇总,以便能够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发展领域过程中培育细分领域优势,打造自身发展特色。
结合地域发展,理清路径模式
据有关研究成果,将国家高新区基于地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设立的高科技园区;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由于城市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高新区;三是老工业基地寻求经济突破而设立的高新区。
基于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意识、政策支撑等多方面差异,提出主要呈现的五种发展模式:一是基于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为代表;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入驻,形成企业空间集聚,加速产业集群形成,以上海张江高新区为代表;三是区域创业文化氛围浓郁,高科技领域内创业企业支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发展,以深圳高新区为代表;四是承接台港日韩等地区制造业转移,迅速做大园区经济体量,以苏州、无锡等地高新区为代表;五是依靠招商引资、退城进园等方式推行外来植入式发展,以中西部省会中心城市、二三线城市高新区为代表。
在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秀洲区处于第二种地域类别,在路径选择方面,除了积极创建创业孵化中心,鼓励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外,还应充分借鉴苏州等高新区经验,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积极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着重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壮大区域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