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长虹桥与一宿庵
2015年10月18日 11:14 来源: 南湖晚报 N蒋陈华

   ◎秀州印迹

  “先有一宿庵,后有长虹桥。”老友闵乃鍠曾在王江泾小学执教多年。当年小学办在长虹桥畔的一宿庵里,他在庵中居住达十余年之久,与庙人甚熟。从他口中,我得知了不少关于长虹桥与一宿庵的传说。

  始建于唐代的一宿庵曾被太平军焚毁,清同治初重建。光绪癸巳年(1893)又重建了大殿、山门,增建五桂轩、晚霞阁。新中国成立后,庙里留了两三个和尚,香火也还旺。1952年,一大半庙屋改成小学校舍,靠南的另一半仍有人继续烧香拜佛。大殿改成小学大礼堂,大殿上高悬一块名为檐照镜的宝镜,人站在大殿下方,通过它就可以看到几十米外的长虹桥顶的结顶石。该镜在“文革”中曾遗失,后找回。大殿前侧早先有一株古银杏,同治初年,树中出火,自焚而枯。现存的古银杏距今也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了。

  一宿庵古银杏树的传说很多。一说古银杏树系旧僧法钦遗核所生,“远望若楼橹,影落武塘乡,民以为神前来祀之。”另一说,银杏树高高耸立直指蓝天,乃是卧龙翘起的尾巴。那么龙身在哪里呢?传说龙身就是庵边的长虹桥。从空中俯视,桥就像一条卧龙匍匐在一宿庵之东。从地面上远眺,长虹桥也像长龙伏在运河之上;龙头则是桥东的石牌坊(现已毁),牌坊三门四柱,就像张开的口;石柱基石各有撑鼓,就是脸颊;上方斗拱建筑飞檐翘角,顶皆置鱼形脊饰,檐翼就是龙头上的角;长虹桥的桥墩就像龙脚撑在河中;长虹桥的五十多级台阶就像龙鳞,供人上下行走。如此,龙体(桥身)弓起,身下留开三孔,供舟楫来往。一块结顶石压在龙背,一条长纤塘(隋堤)像一条绳索,紧紧锁住龙的后半身,怕它飞去。

  明代,长虹桥即将建成时,桥面的结顶石放不平,工匠们束手无策,心急如焚。传说工地上突然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老人左看右看,将自己的一只鞋子脱下来垫在石块的一角。工匠们再看时,结顶石已变得四平八稳,老人却不见踪影。众人都说是造桥义举感动了上天,引来仙人相助。这当然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