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关庆与桂花小圆子
2015年10月16日 09:16 来源: 秀洲新闻网 王月明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王店镇中市有一家有名的“桂花小圆子”店家。店主姓周,名关庆,四十岁上下,中等个儿,因孩提时落下眼疾,他的左眼几乎是半瞎的。因此,大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瞎子关庆”。

  关庆做得一手好圆子。他的小圆子不仅香糯滑嫩,里面有细豆沙馅,而且在圆子面上还撒一些腌制的糖桂花,因此吃起来特别香甜。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没事就去关庆家看他磨粉,呆呆地看了一个下午。此时,关庆叔用右眼瞅着我:“小孩子看什么,还不快回家去!”经他一提醒,我便撒腿跑回家去。我娘跟我说:“关庆家挺可怜的,四十多岁了还未结婚成家,上有一个七十多岁的母亲,母子俩相依为命,就靠做桂花小圆子来维生。”

  第二天一早,我拿了一个大碗,从母亲手中接过一毛钱,直奔关庆的圆子店。此时店里已有五六个人在吃着小圆子。这时,小店里充满着浓浓的桂花香味。关庆见我拿着碗,立时接过碗去,满满地盛了一碗给我。接着又在面上加了白糖,最后撒上一小撮糖水桂花。顿时,一股浓郁的桂花香味直冲我的鼻子。我付了钱,转身就走,因我家离小店仅五个门面,不一会就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汤匙就吃。母亲说:“慢慢吃,当心烫着。”于是,我就用汤匙慢慢地搅拌起小圆子来,香浓的桂花味溢满了屋里。我急忙分了一半给母亲。

  关庆的小圆子是现做现卖的。又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因吃过他的小圆子,觉得味道挺美,还想吃一回,就又跑到关庆小店的门前。这回我不急着买圆子,而是看着他制作小圆子。只见他把揉好的粉团往长板台上一放,慢慢地揉搓起来,搓成一条长长的、细细的粉条,然后用一根圆棍在上面来回地搓,搓成一条长长的粉饼,然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细豆沙均匀地放在粉饼上,再将粉饼包了起来,不留缝隙,又用双手轻轻地将包起来的粉饼搓成一条长长的粉条。只见他用右手一撮一撮地摘粉条,每摘一次,像弹子大小的粉条就落在长板台上。不一会儿,长条桌上就落满了粉条。这时,关庆用一张干净的筛子,把这些颗粒状的粉条装进去。接着便是他的“绝技”:用双手左右晃动,将不规则的颗粒状粉条筛成一个个圆圆的小圆子,几乎看不到有细豆沙外露的痕迹。我看了以后,赞叹不绝。最后,他将这些小圆子倒进烧开的锅里,直至烧透浮上水面。

  此时,店里等吃小圆子的顾客便有些骚动起来,但关庆仍然按次序先到先吃,后到后吃,大伙也没什么意见。店堂里充溢着桂花香味,食者津津有味,看者舌下生津。

  有一年的秋季,正当桂花飘香的时候,我看到我家后院东边的两棵桂花树开满了桂花,满院子香气溢人。一天下午,我见关庆叔拿着几块大的白布和一竿竹子,在桂花树下敲桂花。他先把几块足有两米多长的干净白布摆放在桂花树下,然后用长竹竿轻轻地敲打着长满桂花的枝干,桂花便纷纷地飘落下来,且不偏不倚,刚好落在白布上。不一会,关庆叔便收起白布。我一看,足足有两大袋子。据说,这两棵大桂花树是他父亲在世时栽种下的,自然树的所有权就归他了。不过那时人们都很自觉,不会随便去采摘这些桂花枝的。

  有一次,我去关庆叔家的河埠乘凉,听他讲起腌桂花的事来。原来,这些刚敲下的桂花拿回家后,盛在一口干净的大甏里,底上铺一层白糖,上面再铺一层桂花;一层糖、一层桂花,周而复始。装满后,用干净的石块压住,再将甏口封好。过了个把月,这些腌制的桂花就完全熟透了,可以食用,香气可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逢上“三年自然灾害”,关庆叔的桂花小圆子店因粮食紧缺,关门歇业。再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了。不久,关庆叔也得了重病,跟着母亲去了。从此,镇上唯一的桂花小圆子店永远地“关门大吉”。此后,小镇上再也没人传承这一行当,人们也再也吃不到这番妙在心中的“桂花小圆子”了。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