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加快科技创新 加速创新发展
2015年6月25日 09:33 来源: 嘉兴日报 区统计局 冯小宁 钱泳 赵敏

   当前社会普遍面临着严峻环境制约,秀洲区更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拮据,要保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只有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近年来,秀洲科技创新进步较大,全区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大成效。本文从全区科技进步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思考。

  科技创新中的“木桶定律”

  根据经济学的“木桶定律”,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这对于区域的科技进步同样适用。近年来,秀洲区科技经费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逐年增长,但是其结构还有待优化。一是R&D投入全部为试验发展支出,没有基础研究支出和应用研究支出,不注重原始创新能力的积累;二是对外部的成果利用还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会产生强大生命力。

  秀洲区传统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低端,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只有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大部分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选择通过科技力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秀洲很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首选的路径。但是科技成果的产出时间较长,对于企业来说直接将外部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本企业,可大大缩短创新的时间,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通过与纳米研究院合作,在集成吊顶面板上涂上环保型纳米卷铝涂料,使产品耐磨伤、易清洁、抗油污,产品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今年来秀洲区虽引入了一些外部的科技成果,但还没有形成一种氛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对外部的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很难使得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发展发生质的飞跃。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科技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科技发展。近年来,秀洲科技活动人员增速较慢,远低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长水平。此外,秀洲科技创新资金来源单一,政策扶持项目也较少。还有一点很难让人注意到的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技术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害于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虽然很难根除技术的负面效应,但是能够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将其消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科技创新如何发挥更好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秀洲区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低端,只用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

  为此,秀洲应不断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一是增加直接科技活动的财政支出。逐步提高科技项目经费标准,将更多的科技经费用于“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提高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比。二是要注重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鼓励企业购买外部成熟的科技成果,对于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进行扶持;探索施行政府购买科技成果,产业集聚型企业共同使用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试行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引进科技成果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引进能够推动全区传统业产转型升级、能够推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共性技术突破、能够推动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政策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有国家的法规、也有省、市、区的相关激励政策,有直接经费的支持、也有税收政策的优惠,应加强宣传,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提高科技政策宣传的针对性。通过深入企业宣讲、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方法,让企业全面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和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于科技政策的适应性,引导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吸收转化等科技活动。要结合要素市场配置改革,着力推动科技进步。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针对科技型企业投入产出时间比较长的客观情况,在绩效用地调查等上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给予适当倾斜。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可以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将人才从土专家向人才项目品牌化发展,可以把科技型人才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中去。创新型人才开发,还必须放置到教育、科技、产业相结合的大循环中来考虑,实现以企业和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资源整合,形成创新人才与主导产业相交融的良好生态。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科技项目的评估工作。在企业申请立项的科技项目审批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在考虑科技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时也要考虑科技项目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因素。另外要加强科技项目验收的监管力度,避免无效投入,使企业的科技投入真正发挥效力。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