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记忆里,村子里的人家几乎家家养蚕,摇“柴龙”是蚕宝宝上山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我们小时候农家孩子最喜欢参与的农活之一。
乡村五月正是农家饲养春蚕的季节,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小就对养蚕耳濡目染。到五月底,蚕宝宝就会长得很大,这几天家里就会很忙,因为蚕宝宝长大了,吃的桑叶自然就会增多。这时候几乎是全家总动员一起采摘桑叶给蚕宝宝喂食。而到临近蚕宝宝上山的一二天,就是家里最忙的日子,因为这几日就必须做好蚕宝宝上山前的准备。那就是摇“柴龙”。
摇“柴龙”必须由两个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负责摇摇头子,一个人负责添稻草柴结绳。摇摇头子小孩子也行,添稻草柴结绳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必须得大人亲自操作才行。因为这绳子既不能结得太粗也不能再细,必须粗细均匀。
摇“柴龙”之前先要把已经理出杂叶,晒得干燥无比、溢着清香的稻草杆用铡刀切成长约30~40厘米的一段,每段都必须一样长。切好稻草杆后,就把稻草杆在边上放好。然后,就可以开始摇“柴龙”。此时,帮忙的孩子搬一个小凳子在一头坐好,手里拿好摇头子,大人会在10米开外的地方插上一根铁杆。这时候,负责结绳的大人手里拿一把稻草柴,先拿两三根稻草柴在摇头子上绕好,这时候小孩子就可以开始摇动摇头子,使缠绕着的稻草柴变成一根手指头粗细的绳子。大人一边不停地往绳子里添稻柴,一边往后退,这时候绳子就会随着大人的后退变得越来越长。摇摇头子的时候一定要快慢合适,必须跟上大人添柴的节奏。因为太快的话,大人就来不及添绳;太慢的话,结出的绳子就会因不牢而断掉。当绳子的长短差不多时,大人就会停止添绳,将绳子末尾的稻柴绕一绕,挽成一个结。这时候就可以将长长的绳子以铁杆为中心,绕着铁杆回到刚开始摇的地方,再将挽好的结挂着摇头子上,这样原本摇好的一根绳子就变成了一头挂着摇头子上,一头绕着铁杆上。这等于完成了摇“柴龙”的第一道工序“结绳”。
这时候就开始摇柴龙的第二道工序“铺柴”。把摇头子平放在地上,将绳子拉紧,大人会将切好的稻柴按一定的厚薄均匀地铺在两断绳子的中间,直到铺到插铁杆的地方。
摇柴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到了,这对于摇的人是一个力量和速度的考验。此时摇摇头子的小孩子必须立刻站立起来,然后用力按刚才结绳时相反的方向摇动绳子,而大人则弯腰双手按住铺在地上的稻草柴,边按边随着稻草柴的转动而快速地向后退去,直到退到插铁杆的地方,随着大人的退去,一条长长的“柴龙”就在我们的眼前隆重地产生了。它远远望去,长长的,就像是一条用柴结成的龙。它的骨架是中间的柴绳,身体就是一根根的稻草杆。所以我们都把它叫做“柴龙”。
蚕宝宝要“上山”了,只要将一条条的“柴龙”平铺在蚕宝宝身上就可以,而急着做茧子的蚕宝宝就会自己爬到“柴龙”上,用不了一两天,一条条“柴龙”上就会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白白的茧子。
摇“柴龙”让乡下的孩子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现在由于养蚕数量的减少,很多农村孩子都已经不知道这项农活,甚至将来这一项农活也许会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