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过端午大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新塍过端午却是为了纪念另一位英雄人物——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夺取“吴越争霸”的最后胜利。夫差不听,同时吴国大宰相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令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双眼挖出悬挂在吴国都城姑苏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后大怒,令取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古代新塍地处吴越之地,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为了纪念伍子胥,明清年间,每年五月初五在新塍都要举行踏白船比赛,场面非常大。有来自桐乡乌镇的参赛队,也有来自江苏盛泽一带的农民船只。来看比赛的农民把水道都堵上了,木船交织,摇橹之声延绵数十里,热闹非凡。其实,踏白船和其他地方的龙舟赛差不多。踏白船的船只,即嘉兴水乡常见的农用木船(现在很少见了),船体稍长,船底呈弧状,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摇时左右稳定性较差,乡民称之为“活”,因此成就了踏白船在表演时速度较快却又惊险的特性。每年五月初五新塍西栅水面,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新塍西栅水面。每条船经过改装,船艄搭上木板横“跳”,船尾上安两支琵琶橹,两人一组同摇一橹,船舱帮口两边再安放四五排或五六排木桨,人手一桨,合力齐划,船头上有人踏船指挥,船头插上一面村坊旗号,也有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插上相应的红、黄、蓝、白、黑五色牙旗。踏白船比快称“旱踏”,竟险称“水踏”,女子参赛称“女踏”。比赛开始,众人在岸上助威,看谁划得快,既刺激又惊险。农民赛船,纯为娱乐,踏白船竟渡激烈,却无奖品,只是有下一年踏白船开赛发令的荣耀。结乡情,备春耕,是踏白船聚会的内涵所在。
每年五月初五,新塍百姓家除了能观看到踏白船比赛外,也要在家里装点一番。新塍历来有端午节在家门口悬挂艾叶、菖蒲和蒜的习惯,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叶作鞭子,以大蒜作锤子,称之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妖除魔。因为端午节历来有“五毒”之说,所谓“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蜥蜴、蛤蟆,所以端午那天,新塍百姓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新塍百姓过端午除了吃以外,还有两个习俗,那就是在小孩额上点雄黄酒,或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增强阳气、驱邪避凶。除了给小孩子这个仪式外,大人都要制作或买香囊给小孩子佩戴,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以丝布外包,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如今新塍虽然还保留着吃粽子和吃“五黄”的习俗,但其他的基本上都没有了,最为可惜的是踏白船活动淡出了端午的习俗。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再现这些场景,也让新塍的瑰宝留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