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闻川自古多才女
2015年3月6日 08:58 来源: 嘉兴日报 王金生

  “闻川”一词,始于宋代,它涵盖了今天的整个王江泾镇。元代时,虽然出现了“王江泾”这个词,但当地的百姓还是习惯性地称自己为“秀水闻川人”。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民初。

  不知是沾了“闻川”这个词的光,还是沾了王江泾这块风水宝地的灵秀之气,据清末民初学者唐佩金《闻川志稿》和今人傅逅勒先生《嘉兴历代人物考略》记载,仅明、清两个时代,王江泾的才女就多达五十二人!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环境中,能拥有这么多的才女,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明初运河之东列字圩杨家村(又名魏塘湾)有一位名叫黄婉的女子,从小就敏慧异常,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甚至连最起码的家庭教育也几乎享受不到,但她通诗礼、善文词,名声远近皆知。洪武中,她被选入宫中为宫女;建文帝时,升为宫正司女史;永乐中被放归;宣德八年(1433),以年老告终,殁后就安葬在杨家村,其墓俗呼“绣女坟”。黄婉生前留下了一帙诗集,集中作品都是她被放归后所作,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怀恋。可惜的是,当后人发现这部诗集时,纸张已蠹蚀不全,可读者仅十余首了。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建文帝逊位失踪后,他的亲叔叔——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暗中依旧对他紧追不舍,发誓要除掉这位异己。建文帝此时已认清了这位亲叔叔的嘴脸,带着几名随从昼伏夜出,四处逃窜。当他得知自己当朝时那位名叫黄婉的宫正司女史已经被放归时,便偷偷地逃到了杨家村。但由于杨家村靠近繁华而又热闹的闻川市,极容易被他人发现行踪,于是他们就在黄婉的安排下逃亡史家村(今王江泾大坝村)翰林编修史仲彬家中。后来,史仲彬因此瘐死狱中,而黄婉却侥幸躲过了一劫。明、清两代有不少本土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都吟咏过此事。“闻川曲曲史家村,鱼服真龙赖此存。一片丹心恋故主,千秋白骨报新恩。”(佚名。咏史仲彬。)“花落棠梨晚,归魂绕夜台。香销旧綦履,曾向玉阶来。”(蒋石林《闻川杂咏》。咏黄婉。)

  薛素,字素素,又字素卿,小字润娘,嘉兴人。明万历中曾为金陵歌妓,后嫁给秀水长溪(今王江泾镇南汇村)举人沈德符为妾。薛素素“十能诗、书、琴、弈、箫;而驰马、走索、射弹尤绝技也”。她所绘观音水墨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明代书画家、南京吏部尚书董其昌没有考取功名时,曾在嘉兴教过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发现了这位聪颖的小姑娘,并喜欢上了她,用小楷抄录了一部《心经》送给她,兼题以跋。在这位大师的指点下,薛素素画山水兰竹,都能落笔而就,且无不意态入神。后来,薛素素去了京师。在京师时,她时常于街头挟弹走马,而且能将两颗弹丸先后发,使后弹击中前弹,碎于空中;又能先将一颗弹丸放置在地上,然后左手持弓,右手向后从背上反引其弓,击中地下之弹,屡试不爽;又曾将一颗弹丸搁在侍婢的头上,结果弹丸被打掉了而侍婢却浑然不知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陆无从曾歌云:“酒酣请于挟弹戏,结束单衣聊一试。微缠红袖袒半韝,侧度云鬟引双臂。侍儿拈丸着发端,回身中之丸并堕。言迟疾更却应手,欲发复停偏有致。”明代著名藏书家、兵部右侍郎范钦的夫人也曾赠诗云:“重开别院贮文君,宝络千金换翠裙。非雨非云香满路,前身应是薛灵芸。”不久,薛素素被一个名叫李征蛮的人看上了,成了李征蛮的宠妾。再后来,薛素素又嫁给了沈德符。步入中年后,薛素素开始长斋礼佛,不问外事。生前著有《南游草》。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五十二人之中,有六名各为同胞生的姐妹俩,她们分别是:陶馥、陶馨(陶琯之女,陶世仁之孙女),唐彤、唐彩(唐廷枚之女),计珠仪、计珠蓉(计光炘之女);有六名各为同胞生的姐妹仨,她们分别是:沈凤华、沈瑶华、沈翠华(沈自邠之女),陶馤、陶馠、陶馚(陶琳之女,陶世仁之孙女)。更有母女五人同为文苑奇葩的,她们是:戴素蟾(宋景和之妻)、宋贞琇、宋贞珮、宋贞球、宋贞琬,母女合著《彤管汇编》、《中馈要录》、《清风泾杂咏》。

  古老的运河默默流淌着的不只是悠悠之水,更是一种诗情与画意。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