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王江泾丝绸与巴拿马金奖
2015年2月27日 09:25 来源: 嘉兴日报 欧福泰

  清宣统二年(1910),江苏盛泽丝织品中产量最大的品种“盛纺”获得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灵博览会的最高奖项;民国四年(1915),“盛纺”又与茅台酒一起荣获了美国巴拿马赛会的金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按说,“盛纺”的获得巴拿马金奖与嘉兴王江泾的丝绸没有什么关系。可在以前赴王江泾镇的采访中,不少王江泾的老人都对我说:“‘盛纺’其实多是王江泾生产售过去的丝绸产品。”听罢,我曾不以为然。近读史料,我乍然发现王江泾的丝绸确实和获得巴拿马金奖的“盛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定在获得巴拿马金奖的“盛纺”中,就渗透着王江泾织工的辛勤汗水。

  王江泾,一名闻川,界于秀水、吴江两县之间。原在运河之东,后徙于运河之西。近傍有雁荡(又称雁湖),号称“控引漕河,吐纳雁荡”,“地当孔道,自来兵事必争。”五代时,有闻人氏居此。宋代,“籫缨弗绝,而闻川之名以著。”由于商贾往来方便,形成闻川市。后有“巨姓王氏、江氏建房贸易于此”,遂改名为王江泾市。据《闻川志稿》载:“宋始有闻川市,元称王江泾(市),皆以姓氏得名。”王江泾有着悠久的织造历史,由于“镇当要冲,圜阓殷阗”而日益繁荣。自南宋以来,就是江浙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镇上商贾云集,店坊林立,市街繁华,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明朝万历年间,王江泾镇已经成为居民七千余家的丝绸业大镇。“王江泾,在县北三十里。永乐乡旧有王氏、江氏所居,因以名镇。居者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多儒,登贤者数有之。”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由于王江泾一带栽桑扩大,丝织技术改进,使运河之畔的王江泾丝绸贸易通向全国。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历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中说它“衣被天下”。明代小说《石点头》也叙述说:王江泾“近郊街坊都种桑、养蚕、织绸为业,四方商贾,俱居此收货,镇上做买卖的挨挤不开,十分热闹”。

  清初,王江泾镇进一步发展,到清朝乾嘉时代,已成“烟户万家”的巨镇。镇民“多织缯为业,日出千匹,衣被数州郡”。嘉庆、道光间,丝绸业鼎盛,由“日出千匹”一跃而为“日出万绸”。据载:“绸业极盛之时,有‘日出万绸’之谚。”其时,盛泽的丝绸业无论规模和产量、质量,均无江南四大古镇之一的王江泾发达。明嘉靖、万历时,王江泾织绸的木机已普及,由土帛改织平绸;清乾隆时,平绸改为提花,使质地更加结实美观。王江泾附近的农户大都将织绸作为家庭副业,生产品种以绢绸、印度纺、中山葛、花素大绸等为主。由于王江泾成为全国丝绸贸易中心之一,丝绸大量外销,所以农家丝绸副业和市镇丝绸业鼎盛。当时,王江泾丝绸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四方,数里之内,遍设丝肆,兴盛时,市河泊满汉口来贩丝绸的船只。

  清代咸丰十年(1860)四月,太平军大举从苏州向嘉兴进发。临经盛泽时,除黄溪、新杭两地遭袭扰外,当地部分乡绅主动投向太平军,被委以官职,因而,盛泽镇的房屋、织坊等未被焚毁。而王江泾的当地民团、清军则和太平军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四月廿六日,太平军攻克王江泾,“烧两日两夜,火光冲天。”全镇“俱遭兵燹,尽存焦土”。(清光绪《吴江县续志·纪兵》)。庚申之役使王江泾丝绸遭受重创,绸商、机户为避战乱,纷纷迁居盛泽,盛泽因此而迅速崛起,乃至后来居上。庚申之役前,在王江泾镇有个丝绸世家汪氏,他家在镇上所开的绸行在江浙一带较有名气。汪氏祖籍安徽,清嘉庆时以“负贩丝绸”为生,往来于王江泾与盛泽之间,后在王江泾创设绸行。咸丰十年(1860)庚申之役,由于王江泾毁于战火,汪氏遂将绸行迁至盛泽,改名汪永亨绸行,并迅速成为当地丝绸业龙头老大。清咸丰十年(1860)年间,王江泾的绸商迁至盛泽者为数甚众,带动苏、浙商贾云集于盛泽。

  太平天国时期,王江泾的机户为了躲避战乱,迁走了一部分的机户。太平军失败后,一部分机户又迁回王江泾,使王江泾丝织业逐渐恢复元气。清代同治末光绪初,王江泾镇又成为丝绸业贸易中心,“洋商及镇江等处客帮来泾购买”者络绎不绝。但终因庚申之役破坏过甚,无力维持贸易中心的地位。清末,王江泾镇上的丝绸贸易逐渐移往邻近的盛泽镇。民国初年,王江泾镇“仅存一里街有市集,余均荒落”。王江泾四乡农家“所产绸缎,多由盛泽转销”。据史料载,清末民初,王江泾镇的丝绸贸易中心地位虽然衰落,但四乡农家的丝织业仍继续得以维持,四乡约有织机户千余家,绝大多数是每户拥有织机一台的个体织机户,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每机时开时停,平均每台每月约十三四匹,总计产量约十四万余匹。”与昔时“日出万绸”相比,产量大幅度下跌。这些机户所生产的丝绸,不再运往清咸丰十年(1860)前的王江泾镇,而运往盛泽。“由机户直销盛泽者约80%,经绸庄转销上海者约20%。”盛泽的绸行则将王江泾丝绸全部冠之以“盛纺”,作为本地的丝织业品牌。当时,王江泾各村都有专业的傤船往返于江苏盛泽绸行,三天一小送,五天一大送,农户将织出的绸缎卖给绸行,再换购回丝织所用的原料白厂丝。

  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江苏方推荐的“盛纺”获得一等奖;继而又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获得一等奖。1915年,“盛纺”又获得美国巴拿马赛会金奖。观其历史,“盛纺”其实是由无数王江泾丝织品所构成,我想,人称王江泾丝织品曾获得巴拿马金奖也是恰如其分的。1915年,中国赴巴拿马赛会监督处第一期报告在提及我国的薄绸产品时,曾有这样一段话:“秀水(王江泾)盛泽等处所产者,实为丝织品中最佳之衣料也。”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