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建国60周年  >  秀彩华章
秀水篇
2009年11月3日 17:03 来源:秀洲新闻网
船渐行渐少的“网船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但清明前的雨却是透着春寒的冷意。
3月30日,星期天,我们赶了个大早,就是为了亲身体验一把王江泾镇莲泗荡“网船会”的盛况。经过了前夜一阵暴雨的冲刷,沿途的田野一片葱绿。天还在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担心:“今天的‘网船会’肯定会缩水。”没想到,车离刘王庙还有好几公里,就已经被“车龙”堵在了后面,看看车牌,有上海的、江苏的、安徽的、浙江的……
我们被滚滚的人流夹裹着渐渐接近了刘王庙前的那座桥,桥头两边摆满了小摊,卖的多是用的和吃的,桥上几面绣有金龙的三角旗迎风飞舞,旗上书“普佑上天王”大字,还有几面以大大的“刘”字辅以龙的图案,煞是威风。各色人流进进出出,汇集于庙前的广场上,人潮涌动……
香客们扶老携幼,队伍里也是各色旗帜飘扬,看得出他们都是成团结社而来的。
莲泗荡的岸边已停满了船,但却明显没了资料中所描述的“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长虹桥自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的壮观景象。船民们上得岸来,肩扛手提着各色祭品,有猪头、猪蹄膀、鱼、糕点、水果,还有酒等,岸边鞭炮阵阵,像是过大年般的热闹。
刘王庙的每一寸空间似乎都要被填满了:手执烛香膜拜的人群,通红的烛火,随风起舞的未烧尽的黄纸,耳边祈求平安的声声祷告……
庙里的人将未烧尽的蜡烛收拢,没多大功夫,已经是一座小山了。去过许多庙宇,记者还是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什么叫“香火之旺”。
已经所剩无几的场地上,十几个表演团队轮番上场。有打腰鼓的、舞花扇的,还有一种表演叫打莲湘,一问都是香客们自己组织的。那些打莲湘的妇女来自苏州一带农村,老老少少,还都统一着装,那个带头的被她们称为“香头”。香头姓蒋,她说每年她们都会来赶庙会,而且全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派人来,这次她们就来了一百多人,自己花钱包了四辆大客车。“祭天王,保太平。”蒋和几个妇女说出了对庙会的最真实的初衷。
正说话间,十多个青年男子赤膊出场,胳膊上吊着几个大铁钩,下面挂着挺大的香炉和铜锣,边走边敲,引得众人驻足。“这叫扎肉提香锣,是一种敬神仪式,是庙会独有的传统表演。”镇里的同志说,记者上前打问,他们来自江苏盛泽,也是每年都来赶庙会的,这种仪式表示对刘王的敬畏。
如果烧香客多为老人倒也很容易理解,但记者在现场看到,赶庙会的人中,除了老年人,中青年占了绝大多数,还有许多小孩子。
看到几个中学生模样的男生,一问是来自平湖新埭镇的,他们说打小就常跟着爷爷奶奶来赶庙会,问他们知道刘王的故事吗?几个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途径是从爷爷奶奶那里听到的。
潮涌般的人流一直到午后才渐渐稀少起来,据镇里人说,当天接待了一万两千多人。
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抑或是进入新世纪,这个自发性、原生态的以祭祀为主的水上庙会,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江浙沪是绝无仅有的。
莲泗荡“网船会”历经百年,生生不息,其产生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曾任秀洲区文化馆馆长的张觉民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每年清明、中秋、春节时,都会有数十万的船民、农民、运输户还有商人、香客等,自发地从江浙沪一带聚合到刘王庙前,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将军。网船集会的日子里,各路船队旗幡招展,鞭炮齐鸣,水上岸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持续时间短则三四天,长则七天。各路人等均带有各种祭品,向刘王爷烧香供奉,顶礼膜拜。各路社团不但在船上进行祭祀活动,而且还在庙里举行舞龙、打腰鼓、打莲湘、扎肉提香锣等赶庙活动,成为了江南独有的百姓水上狂欢节。
无论岁月有着如何的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在进步,但庙会的兴旺却始终不衰。莲泗荡风景区党支部书记王永兴说,近十年来,赶庙会的人数保持在三十万左右,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然而, 随着江浙沪地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公路交通变得日益发达,赶庙会的百姓驱车来的逐渐增多,赶庙会的船只却在逐年减少,“网船会”缺少了原生态的“船”元素,似乎显得有点名不符实。于是,有人惊呼:缺少了船的“网船会”还有文化价值吗?更有人担忧:原生态的“网船会”将会消亡。
为了2009年申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嘉兴市文化主管部门请来国家和省民俗专家,来为“网船会”现场把脉。
宋兆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网船会”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民俗文化形态,缘出于古运河文化。古运河现有的文化遗存并不多,尤其是过了常州往北,基本上就是一些遗址了,古运河的文化积淀最深厚的还是在江南一带。“网船会”集结的正是古运河的文化元素和宗教文化元素,形成的是独具特色,又是融合度很高的江南民俗文化精髓。从最初的农民,扩大到船民,到现在已发展到乡镇居民,甚至是商人和城里人,可见其影响力的不断加深与沿续。通过庙会祭祀驱蝗英雄,古时是为了求得神灵庇护,那么到了近代,到了现代,到了今天,这种信仰演化成了对平安与和谐的诉求,这代表的正是民本文化与精神。
谈到没有了船的“网船会”会不会消亡,宋老说,“网船会”只是那个历史时代承载这一文化形式的平台,历史发展了,“网船会”发生了变异,但变异的只是行路和祭祀的方式,而其核心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才是我们要保护的民俗文化的根。
船渐行渐少的“网船会”不会消失,只是会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发生着形式上的变异。因为它的根已经深植于江南运河文化的沃土里,并将代代延续。
近年来,市区镇三级政府保护古运河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王江泾镇政府于2005年投入250万元改建网船、渔船停靠的河埠,修建刘公塔,2007年,投入500多万元,扩大庙会空间,建造祭祀前大殿,同时申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得成功。王江泾镇政府计划于明年申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今年起,每年将投入百万元用于“网船会”生态保护,同时建造“网船会”生态博物馆,意欲打造江南惟一的原生态水上盛会。
在嘉兴市所作的《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中,我们看到了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正在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变为前行中的现实。
由民俗文化展示长廊和水乡新貌展示长廊为两线,连接运河古镇(王江泾)、运河古城(嘉兴老城)、运河新城、运河新镇(斗门)四个点,将形成一条丰富的人文古迹与美丽的水乡景观交相呼应,历史与现代元素交合的嘉兴古运河文化通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标签:秀洲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