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建国60周年  >  秀彩华章
秀水篇
2009年11月3日 17:03 来源:秀洲新闻网
水乡遗风
    人类遇水而衍,历史因河而兴。素有“天下粮仓”之美誉的嘉兴,以其密布的水网与这舟楫的穿梭,积淀了千年的文化,点染出一幅人居富庶的水乡画卷。
世界四大文明无不源出于大河,嘉兴有幸成为了母亲河——长江孕育出的子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嘉兴为江南名城,有史以来,城市依河而建,社会因水而兴。水文化乃嘉兴文化之源。
大运河江南段全长800里,流经嘉兴辖境约200里。这条流淌了千年的长河,以其“母亲”般的胸怀,浸润了嘉禾大地,惠泽一方黎民。嘉兴,是在运河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座城市,大运河穿城而过,八大水系与环城河相连,水网四通八达辐射城市乡村,水是这座城市的心脏、血脉与灵魂。
有专家称,如果说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那么京杭大运河也是人类水运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一次采访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如此表述,“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国水运史上的奇迹,更是推进中华文明进步的大手笔。大运河贯通南北,不仅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放、拓展、融合与延伸,是大运河所承载的文化内核。
嘉兴文化通吴望越,有楚汉之风。
虽说是暗淡了“刀光剑影”,但吴越文化的遗韵却无处不在:通越门、望吴门、望吴楼、范蠡湖、学绣塔、女阳亭……就连吃的水果“槜李”,都留下了美女西施那轻柔的掐痕。
依水得势,因水而兴,秀洲与水结缘,并延续着历史的一脉相承。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秀洲区的双桥镇(自然集镇)附近形成了良渚文化时期的一个中心聚居区,至公元前5世纪,秀洲区、海宁、桐乡交界处出现了重要城邑——李。当时世称吴越八城中的主城(今秀洲区双桥主城浜,又名渚城)、新城(今秀洲区新塍),就在秀洲区界内。到了明代,秀洲区已有了三大城镇:新塍、王店、王江泾。到了清末民初,又相继出现了南汇、油车港等城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秀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也留下了较多的宝贵文物遗址,包括嘉兴市郊惟一幸存的园林式名人故居、清代大学者朱彝尊晚年读书著述之所——曝书亭;环境幽静,景色秀丽的小蓬莱;“浙北第一桥”长虹桥;古代商贸集聚的一里街;吴越两国分界的国界桥和吴越古战场遗址,还包括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桥良渚文化遗址、金桥遗址、吴家浜遗址等。
区内宗教资源较为丰富,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包括纪念除蝗将军刘承忠的刘公庙、相传乾隆下江南曾留宿一夜的一宿古庵、千年古刹能仁寺、栖真禅寺、永昌寺、马厍古庵、圆通古寺等等。
回顾秀洲区发展的历史,在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秀洲区为铸造嘉兴千年辉煌的农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标签:秀洲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