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服务增效
2019年4月8日 08:53 来源: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汪 莹

  日前,《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减基层负担、增基层活力“十条举措”》出台。发扬“短实新”文风,减少向地方或部门要材料、要数据,杜绝以“工作痕迹”检验工作实绩……细读“十条举措”,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打一场力戒形式主义的攻坚战,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想方设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对我市广大基层干部来说,这“十条举措”来得太及时了,它鲜明地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基层的负担从何而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占用了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让很多干部既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比如,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

  按理说,基层的工作都是干出来、跑出来的,田间地头、小区物业、江河湖海……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应该跟到哪里;问题在哪里,解决方案就应该跟到哪里。但是,当基层干部不得不为烦琐的汇报、填表、工作群打卡而疲于奔命时,其结果必然是,不仅问题没能解决,还降低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削弱了党员干部说话办事的号召力。

  马克思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开会、发文、痕迹管理等本是行政管理的常规手段,但倘若手段成了目的、形式压倒内容,又何异于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就像一位基层干部感慨的:“如果不用心去做,处处留痕也没用,但对用心工作的干部来说,处处留痕反而成了无谓的负担。”在这个意义上,为基层减负是人心所向,更是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反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十条举措”奔着问题而来,为解决问题而发,力求让各种形式主义无所遁形。其次要有鲜明的效果导向。完善容错纠错和干部澄清保护机制,勇于为担当者担当……破除形式主义,“十条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聚焦工作效能与服务效能的提升。

  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他们心无旁骛地跑基层、干实事、优服务,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筑牢社会稳定基石。当企业和群众从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中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就落到了实处。

标签:三服务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