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你离群众越近,群众离你也越近” ——走进群众工作能手宋光耀
2018年12月5日 08:5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李 卓

  “陈阿姨,这两天楼道里都有人来打扫的吧?”“李叔叔,前段时间你反映的停车问题现在缓解了没有?”早上8时刚过,高照街道高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光耀就来到高桥花园,趁着居民们早锻炼的时候,和大家拉拉家常。这已经成为他每天工作的习惯。

  物业费收缴率由原来的40%多提升到现在的90%,群众上门反映情况的现象不常见了……随着小区自治工作的开展,高桥花园实现了从“菜园”到“花园”的华丽蝶变。可天天坐在办公室,看不到百姓困难,听不见群众呼声,于是,宋光耀选择主动出击,只要有空,他就会到小区里转转,看看基础设施有没有破损,环境卫生做得到不到位。“只有你离群众越近,群众才会离你越近。”宋光耀说。

  【破难故事】

  这两天,宋光耀又在忙着高桥花园小区自治的新项目——楼道微自治。作为秀洲区目前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高桥花园于2005年3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小区内共有多层建筑145幢、3723户,主要由8个行政村的拆迁安置户组成,常住人口14747人,其中新居民5130人。一直以来,小区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居住人口密集、小区管理混乱、环境卫生差等。

  2017年1月,小区实行自治模式,以形成自觉民主、公开透明、邻里和谐的居住环境和社区环境为目标,通过召开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会议以及走访业主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民忧民愁。社区聘用有经验、有特长的小区居民担任小区秩序维护员、保洁员等,参与小区工作,并招募一批热心居民,组建红星高桥志愿服务队,建立了以社区为主导,以五大服务部为保障,以楼道长、网格长为自治基础,有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宋光耀还以开展“民生微实事”为切入口,收集、筛选居民意见,动态、快速办理实事,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停车难曾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在开展“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中,宋光耀了解到群众对于停车问题意见颇大。很快,社区对大货车进入小区实行限高、限速、限重、限鸣的“四限”管理。与此同时,宋光耀将群众反映的这一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给了街道,很快,富兴路、高桥路口南侧就新增了一处大型临时停车场,能停放小型车辆约100辆,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题。

  如今,随着一系列自治工作的开展,宋光耀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小区自治向楼道延伸。他决定在小区北区第四网格中的17幢55个楼道开展楼道微自治的试点工作。他们将在每一个楼道内选出一名党员或是具有公信力的热心居民担任楼道长,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监督小区物业办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与此同时,每名楼道长会在楼道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打分。目前,试点楼道的楼道长推荐、自荐工作已基本完成。

  【工作秘诀】

  “心”与群众连在一起,“话”与群众说到一起,“事”与群众办到一起,这是宋光耀一直以来做好群众工作的秘诀。在他看来,只有真正将百姓所思、所盼、所想表达出来,不断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群众才会信赖你、亲近你。

  四年前,刚到高桥社区担任书记时,宋光耀也曾困惑、为难。小区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如何让他们更快适应身份的转变?养鸡养鸭、随地种菜现象屡禁不止,怎样才能彻底改变?面对一系列难题,宋光耀没有退缩,而是主动迎难而上。通过清理整治、改造提升、长效管理三步走,小区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今年,高桥社区积极探索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组织居民议事会、家园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等,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我眼中的能手】

  无论在哪,居民们只要看见宋光耀,都会热情地跟他打个招呼,亲切地叫他一声“小宋”,而宋光耀总能清楚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并询问对方的近况。来到高桥社区四年,他收获的不仅是工作上的成功,更是群众对他的极大认可。

  看着如今的新高桥,宋光耀感慨颇多。绿化多了,楼道整洁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了……这些变化,是宋光耀努力工作的最好证明。只有听百姓所思、除百姓所虑、解百姓所惑,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造福于民。

标签:群众工作能手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