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韵
我老家一带,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靠帮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大多数农家,日子过得都很艰难,不少人家住的还是草棚。有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抽空干起了副业,以增加收入,补贴家用。掼泥砖便是其中的一项。
掼泥砖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夏秋季节。掼砖之前,先得做一些准备工作:平整好堆放泥砖的坯道,找一块平整光滑的长方体大石头当作业台,编织遮阳用的草帘子,用毛竹片和细钢丝做成割泥用的弓。再到木匠师傅那儿做一只泥坯架子(模具)和几块用来托放泥砖的长条状木头垫板。为方便起见,掼泥砖的地点一般都选在自家的房前屋后。
掼泥砖首道工序是和泥。和泥前,先在地上挖一个几平方米浅坑,将里面的泥土掘松捣碎,若发现有细小的砖块必须拣出来。然后将水均匀地浇洒在泥土上面,水必须适量,偏多偏少都不行。泥土浸泡两三个小时之后,才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和泥。和泥的人赤脚在泥土上不停地踩踏,原先松散的泥土开始变得很有黏性,像面团一样,再将泥垒成一个大的泥堆。最后,用弓把和好的泥割成一块一块的长方体,堆放到作业台旁。
接下来便可以掼泥砖了。先把泥坯架子拿到作业台一边的草木灰盆上,将灰撒在架子的内侧。此举防止泥土与架子发生黏连。然后将架子摆放在作业台上,双手捧起已和好的一大抔泥土,在石头上来回翻动几下,使其初具砖形。接下来,将泥团高高托起,对准泥坯架子使劲摔下去,“啪”的一声,泥团将架子重重地压在下面。如果发现甩下的泥团没有填满整个架子,还得将泥往架子里挤压,接着用钢丝弓在泥坯架子上部和底部各拉一下(上面拉一下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泥,底部拉一下是为了防止泥土与石头粘连)。最后,取一块木头垫板,放在架子下面,松开架子上的扣子,一块棱角分明的泥砖就掼好了。
掼好的泥砖,搬到不远处的坯道上,侧放晾干。摆放时,砖与砖之间得留一道缝隙,便于通风、蒸发水分。泥砖不能曝晒,所以上面要盖上草帘子遮阳。碰上下雨天,还得用尼龙纸盖住。
和好的泥掼完后,则继续将坑下面的泥土掘松,浇水、浸泡、踩踏。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下取土。挖到两三米深的时候,便不能继续挖了,需要换个地方。一是和好的泥从深坑里拿上来会很费力,二是这个深度的泥土已是香灰土,黏性会变差。
泥砖晾干之后便可以派用场了,如用来打灶头、砌内墙。量多的话,可以运到砖瓦厂卖掉。不过,那年头,泥砖并不值钱,一块才值几厘,一分钱都不到。尽管如此,不少人家还是靠这造了新房,娶了媳妇。
到了七十年代末,老家一带掀起了拆草棚、建平房的热潮。造房子需要砖块,可是那年头,砖头是紧俏物资,不易买到。即使买到了,还要贴给窑厂一定数量的稻草。于是,个别精明的人想到烧土窑解决建房用砖的办法。
有了烧土窑的打算后,便要开始做准备工作。其中,购买足够数量的煤球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时,必须凭票购买煤球,而农民并没有煤球票,只能先高价搞到煤球票,才能买煤球。有的人很会想办法,拿着土特产摇船去杭州、苏州等地,和市民换煤球。除了煤球,还得准备点火用的柴油、枯树枝等物资。时间、地点选定之后,东家就请烧窑师傅上门帮助垒窑。垒好的窑有大有小,一般垒上万块的泥砖。垒好的土窑,外观都差不多,远远望去,有点像现代热电厂的冷却塔。点火烧上几天几夜后,原先灰色的泥砖就变成了红砖。
尽管这些土窑砖的各项技术指标无法和正规窑厂出产的相比,但总算解决了一些农户的燃眉之急。在我看来,此举无疑是那个时代农民们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