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寻渚城遗存
2018年10月19日 09:03 来源:嘉兴日报 蒋陈华

  ※历史吧

  王江泾镇双桥村小集镇北面有个村庄,名叫主人浜,旧称渚城。据《闻川志稿》卷三古迹名胜记载:“渚城,……吴越战争时筑。”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吴越两国为了争夺霸权,不时兵戎相见。在吴越交界处,曾有“吴越八城”之说,它们分别是:顾城(平湖乍浦附近,又名故城),欤城(海盐欤城镇),渚城,新城(秀洲区新塍镇),何城(桐乡芝村),晏城(桐乡晏城),萱城(桐乡崇福镇东南),管城(海宁辛江)。其中的渚城,就是现在的双桥主人浜。

  史书记载,吴越两代国君,吴王阖闾、夫差,越王允常、勾践,从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夏五月起,频频锋镝所向。直到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冬十一月,夫差大败,伏剑自刎于姑苏台,吴亡。吴越之战,首尾三十七年,而战于槜李(今嘉兴一带)就有七次之多,战迹遗存,不在少数。

  那天,雨后初晴,我去主人浜,就是想找寻一点历史上渚城的踪影。陪同我的是当地的一位老农朱鲁根,人称“老土地”。他对当地的历史传说知之甚多,可以说是一本地理“活字典”。

  一边走,老朱一边向我详细介绍当地的地理和历史。跨上双桥镇北建业路后的小桥时,老朱指着桥下的河水说,这条小河原名王家港,后来叫王家溇,向东不到半里路,拐弯向北又分成两条,一条继续向北流去,另一条向东,直通蓝荷湾、南洋荡。后来,有一段河道淤泥沉积,河道堵塞,已经变成旱地,种上了蔬菜。小桥西首,有一座古桥。桥很小,只有一孔,桥名却很霸气,叫灞桥。桥侧,就是辽阔的钱家溪、和尚荡。

  跨过小桥,我们沿一条水泥路向北走去。路东,是双桥村老年活动中心,有广场舞场地、健身活动器械、图书室等;路西,原先是双桥公社(现已并入王江泾镇)的办公楼,现已经转让给私人老板,办起了工厂。没走几步,就来到了主人浜,这里已经划为小区,漂亮的小别墅,鳞次栉比,前前后后有好几排。

  我们来到村北的一条河旁,两岸是稻田。老朱介绍,这里就是“闸口里”,前面是南洋溇,出南洋溇就是范滩荡。过去的闸口里,河底铺有青石板,水浅时,农船摇过,会擦着船底。后来村子里的人把青石板撬起来,搬到别处去了。

  依我看,一般的河底,不会铺设石板,这或许是水城门的遗迹。老朱补充说,过去,河岸上是一条很长的埂(堤岸),很高很高,一直向东延伸到农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有专家来此地考察,分析认为那是个土城墙遗迹,时代或许比嘉兴城墙还要早。

  我听罢,不由地“呀”了一声——这也许正是渚城遗迹啊!

  老朱继续对我说,后来土地平整时,埂上的泥土被卖到王江泾太平桥那里填土方去了。他指着脚下的土地说,这里过去一直叫“三城圩”,又遥指着前面范滩荡北面一片土地说,那里叫“一城圩”。

  三城圩、一城圩,是不是与渚城有关呢?我不敢牵强附会、妄加判断。

  《水经注》中,曾引《吴记》曰:“谷水出吴小湖,经由拳县。”《水经注》又云:旧吴楚战地,备候于此,故谓之辟塞。这里的“候”通“堠”,意为土堡,乃边境伺望侦察的设置。《辞海》解释,渚是“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中写有:“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主人浜是块陆地,四周皆是水,东面有蓝荷湾、南洋荡;北面是范滩荡;西面又有钱家溪、和尚荡;南面是王家港。说这里就是渚城旧址,还是比较可信的。

  老朱和我还谈起前人在翻地时曾发现过古代铁铸箭镞碎片。听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清代《鸳鸯湖棹歌》中的一首诗:“谷水由来出小湖,渚城辟塞总春芜。战场吴楚看犹在,折戟沙中定有无。”

  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古老的谷水,由小湖流出,至今仍长流不息,吴越战争时的古堡渚城以及相应修筑的辟塞,却春草芜蔓,无迹可寻。另一处吴楚争雄的战场遗址尚能依稀可辨,后世的人们在耕作时,是否也曾从泥沙里拣到那沉埋的折断戟头?

  老朱所说当地农民发现古代兵器的情形,也许正好回答了《鸳鸯湖棹歌》作者朱彝尊所提的问题。

  朱彝尊怀古咏史的棹歌,描写了吴越、吴楚两处战场的遗迹,并由此想象着当年金戈铁马、连年鏖战的悲壮惨烈场面。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朝代兴替、历史沧桑的感喟,令人慨叹。我站在渚城的遗迹上,望着缓缓的流水,阳光洒满的田野,思绪万千。曾经的渚城,如今的主人浜,早已换了人间,新建的小区,清洁干净,人们都过上了美满、安康的生活。

  兴之所至,不免唱和棹歌一首:夜雨清流出太湖,小区园内少荒芜。和平双桥幸福在,主人浜畔狼烟无。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