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家乡的河浜
2018年9月21日 09:27 来源:嘉兴日报 范洪祥

  ※乡土风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一个农村小集镇,周围大小河浜星罗棋布。农村的河浜,小的村庄有10多个,大的村庄有20多个,大部分在村民居住区。河浜就是水乡的一个个细胞,无数个河浜构成了农村生活的整体,村民习惯了与河浜相依的生活。

  河浜的名称,有的以所在的方位命名,比如河西边的叫河西浜,河东边的叫河东浜;有的以村庄大姓来命名,如潘家浜、李家浜;有的以附近主要的种植物命名,如种植荷花、桂花的就叫荷花浜或桂花浜。河浜的名字,基本由旧时俗定而来,大都一成不变。

  水乡的河浜由浜口、浜身和浜底组成。浜口连接着外面的河道,像一张嘴巴,招呼着过往行船。船行至浜口,船上的人常会朝里张望,不过一眼是怎么也看不到浜的尽头。浜身多显修长,水域面积大小不一。一般的河浜,都有一至两个篮球场那么大,长或长圆,形状各不相同。小一点的河浜,两岸相隔大约10米。有的河浜,中间有一座小石桥或小木桥,像一条腰带绕在浜身的杨柳细腰上。而浜底常常都藏得很深,最深处是一个圆圆的漾。漾水很丰盈,就算到了枯水季节,也有几丈来深。有的河浜,从浜口到浜底,九曲十八弯,弯出了水乡的韵味。

  在河浜里,停靠着许多农船,好比现在人们的私家车。农船是当初村民主要的交通工具,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船停靠在这里,就意味着主人住宅就在附近。河浜周围的岸上,往往有茂密的竹林,还有高大的楝树、槐树,将河浜掩得严严实实。村民每年要对河浜进行疏浚,捻河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浜还经历过除钉螺、消灭吸血虫之战。那时,浜里的水清澈见底,游鱼悠然。

  幼时的我,暑假时常常约上多名小伙伴,到附近的浜底钓鱼、摸河蚌螺蛳,或在岸边树林乘凉,或是在河边与伙伴们嬉戏。手拿柳枝抽打着水面,拿瓦片削水面,引发阵阵水波;在河浜的石河埠上脱光衣服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学游泳,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天真、无忧无虑的童年。太阳当顶,树茂鸟鸣,阴翳避日,凉风习习,好不痛快。

  在浜底周边,村民们为了取水或洗刷方便,从陆地伸向漾的深处铺了石台阶。这是水乡人最熟悉的台阶,称为河埠或石埠。过去,人们干完农活,拖着一双泥脚,在此冲洗。光洁的石板,清澈的河水,可以磨洗去一日的疲劳。漾的四周,星星点点的河埠上,曾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开始,村妇们边谈笑边洗衣,啪啪的杵衣声夹杂着阵阵嬉笑声,使河埠成为江南农村最温馨又富有诗意的社交场所。

  有了河浜,就有了依水而建的村落;有了河浜,就有了小桥流水的氛围;有了河浜,就有了温馨的家园。就好像现在有了宽阔的马路,就有了依道而建的商住小区。河浜是水乡的根,村民们像枝叶一样沿着浜的两岸,从浜底往浜口生长。

  平时,两岸的村民会绕过浜底或踏过小桥,来回串门。你如果想请乡人帮忙,或借些东西,只要在岸边招呼一声就可以。红白喜事,更是浜内一家亲。走出自家的河浜,你向别人自我介绍,也只要报上河浜的名称,对方就会立刻明白你来自哪里。河浜就是水乡人特有的标签。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水乡的乡镇企业崛起,同时加快了乡村道路以及自来水工程建设的步伐。一些对生产与生活作用不大的死河浜被填埋,改成乡村道路或村民小区,河道改为陆道,机动车取代了农用船。随之改变的,是邻里关系渐渐疏远。一个个河浜被填埋,显示出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与进步,但也大大改变了水乡特有的风格与特色。一段时期,人们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乡镇工业企业任意排放污水,生猪无度养殖、任意排放猪粪,各种垃圾包括死去的家禽流入水乡河浜,河浜遭到前所未有的污染。浜底的漾,被垃圾填满,浜身被拦腰截断,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与竹林被砍伐、低价贱卖。江南的河浜在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昔日清澈的浜底已很少见到踪影。

  幸好,近年来,政府实施“河长制”,开展以“改善生态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美丽村庄”为主题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活动,对河浜进行彻底治理,逐渐使河浜恢复了美好的生态环境。比如新塍的潘家浜整修成美丽乡村的样板,让人深感欣慰。

  水乡人永远不会忘记,河浜是水乡的根。当年在清澈河浜边生活的情景,永远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整治保护好我们的河浜,不再让它遭受磨难,是我们水乡人应尽的责任。我们殷切期望家乡的河浜变得更加美丽!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