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2017年12月22日 09:02 来源:嘉兴日报 吴顺荣

  ※人间情

  “胖娃娃,嘴真大,不管吃啥都要它。”这是儿时经常猜的谜语,孩子们也大多能猜着,因为谜面很形象,不难猜。

  碗,按照字典上的释义,指盛饮食的器皿。还有一种释义,显得更为贴切些: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茶杯大和重。这是就一般而言,现实生活中,茶杯比碗大的确不多见,但比碗重的比比皆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是一种泥质陶制的碗,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水平。

  碗不大,但肚量大。饭来了它吞下饭,粥来了它吞下粥,糠来了它吞下糠,白开水来了它咽下白开水,什么都不来时它吞咽下寂寞。一只碗,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可容可盛。无论存放什么,它都不起贪心。所以说,碗有一颗可贵的可盛之心,它盛容着我们一天天流水的日子,盛容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自从经历了火的洗礼后,碗固守着自己的质性,随缘又超然。无论在桌子上、锅台边、碗橱中,还是在人们的手中;也无论拿着它的人是富人、穷人、病人,还是要饭的人;也无论拿着它的那双手是女人细腻的手、男人粗糙的手,还是孩子稚嫩的手、老人沧桑的手。碗,外表坚硬,内里温柔,或者说外示以有,内蕴以空。碗小乾坤大,碗浅内涵深。碗里有情,有自然,有世界。

  碗有多种多样,就大小而言,有碗盏、小碗、宫碗、罗二碗、大碗、海碗等;就材质而言,有陶、瓷、木、竹、金、银、玉、塑料、搪瓷、不锈钢、一次性纸碗等;就用途而言,有饭碗、面碗、菜碗、肉碗、汤碗、茶碗、酒碗等。而碗的最佳搭档是饭,饭碗不仅是指盛饭的碗,也指职业和谋生。有了工作,说是有了饭碗;丢了工作,说是丢了饭碗,或曰:饭碗头敲脱;有了稳定的工作,说是有了铁饭碗;有了条件好、收入高如公务员之类的工作,说是捧了只金饭碗。要是进了监狱,那就什么碗也没有了,叫做吃钵头饭。有时碗里盛的不一定是饭,也叫饭碗,如讨饭碗。乞丐,俗称要饭的或讨饭叫花子,他手里拿的碗无论装的粥还是糠,都叫讨饭碗。再如抬饭碗:我在老家时,吃饭时喜欢捧起碗串个门或到屋外看野景,反正桌上也没有什么好小菜,即使有,也轮不到我吃,干脆搛点蔬菜到外头吃,这便是所谓的抬饭碗。尤其是吃晚饭时,走到西墙脚,一边吃,一边看那红红的太阳从远方的一个村子里慢慢落山,觉得是一种享受。多数情况下碗里盛的是粥或是面条,但也叫抬饭碗,从来没有抬粥碗、抬面碗之说。

  记得小辰光家里的碗都是陶瓷的,品种很单一,除了大碗就是小碗;纹饰很单调,除了蓝边还是蓝边,像蓝印花布上那种蓝。那时,随便走进一家农户,看到的碗,不仅碗底刻有字,可能碗还是打了补丁的。碗是易碎的陶瓷制品,要是放在现在,碗摔碎了就扔了,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那时因为贫穷,再加上中国人向来有惜物的传统,遇到碗破了,只要不是碎得厉害,就会收作起来等补碗匠来补,因为补碗的工钱自然比买碗要便宜许多。

  一般农家,家里最名贵的碗是喜碗和寿碗。喜碗是新娘的嫁妆之一,上面有红的双喜字或一对喜鸦,也许还是金边的,怎么看都是喜气洋洋的。寿碗是高寿老人做寿时,子女或亲朋好友送的,上面有一圈好看的“寿”字或老寿星图案。寿碗平时是不用的,像宝贝似的藏着,所以寿碗也真成了长寿之碗。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前如果哪位老人活到七八十岁,算是高寿了,他过世时,白事就成了喜事,他生前用过的碗自然成了吉利之物。别看大家生活过得都很清苦,有时还活得怨天怨地的,但骨子里谁又不想长命百岁呢?所以豆腐饭刚吃好,这些碗就被哄抢一空了。

  大约到了七八岁时,洗碗是一日三餐后我必须要做的功课。一叠大大小小的碗,或放入篮中,或捧在胸前,去河桥(河埠头)上洗。那时的河水很清,水中的小鱼既多又鬼,一有动静,知道有人来洗碗,便纷纷作拢来抢食,待它们游进碗里,轻轻将碗提起,几尾小鱼在碗中东奔西走,一会儿又都跳回水中,这是儿时洗碗最有趣最开心的事。冬天洗碗,就没那么有趣了,那时天似乎特别冷,河水常被冻住,有时甚至要敲开冰面洗碗,不仅碗上的油腻难以洗净,手也常被冻得麻木,不小心碗如果滑入河中或打碎,对我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下一顿饭继母不仅不给吃,还要乞嘎商(吃家生),加以拳脚或棍棒。常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有时也打碎碗,父母也很惋惜,但他们总是“弗(不)要紧,弗(不)要紧,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地安慰着。这也许就是生母和继母的一大区别吧。

  人的一生离不开碗,我无法说清楚几十年来和多少碗有过亲密的接触。在一只碗面前,其实动作很简单,一个动作是捧起碗,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碗与放下碗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灿烂,又一点一点枯萎。当那只碗最后一次被放下,再也不会被捧起时,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而碗的生命依然在延续,也许十年,也许一百年,也许更多。

  十几年前,每到吃饭时,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了碗。女儿一家三口,儿子一家三口,加上我和老伴,大家围坐在一起进餐,碗里不仅盛满着饭菜,也盛满着亲情和温馨。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其乐融融,温暖如春。十年前女儿不幸出了车祸,离我们而去,儿子一家和我们老两口也不在一起生活了。如今,每到吃饭,只有我和老伴二人,有时只有我孤身一人。望着桌上的一只只碗,我常会发呆。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