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注重细节 彰显特色 打造精品王江泾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
2017年10月23日 08:58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蒋彧淼 钱丽莉 张月利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西洲曲》里的句子,而这样的场景,在王江泾镇,那是随处可见的。周末,信步在莲泗荡绿道,田田荷叶伴随徐徐清风袅袅娉婷,藕田又连成一片,万亩荷塘又传出别样的热闹,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王江泾镇以“一区一带、一路一园”四大工程为契机,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民居风貌提升、农业产业提升、乡风文明提升“五大行动”,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为主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四位一体”长效保洁等措施,积极争创“美丽乡村”示范镇,同时启动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条镇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力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

  源头分类桶装运输

  “今天你家得了几分?”最近,这句话变成王江泾镇古塘村村民见面时的一句问候语。从9月开始,王江泾镇在古塘村的沈家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个人分类奖励机制。

  保洁员每天根据每户垃圾收集情况,以100分制给每家来打分,以此表示优秀、一般、完成、未完成;每半月由村干部、组长、保洁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分批上门进行评分;镇里则每月随机抽查,综合三方考核和检查的结果,每月进行取平均分汇总比分考核分数,评比出先进户、促进户和合格户,在门前垃圾分类情况表中标识,并分别给予50分、40分和30分的兑换券。每半年进行汇总评比出半年度优秀户给予100分的兑换券。拿到奖励券的农户可以凭券去指定便利店兑换自己需要的物品。

  “我们采用基础的桶装化进行垃圾分类,每户村民家固定设置红色、绿色两个垃圾桶,并在其贴上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相关分类指导。”古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永明介绍到。保洁员每天用垃圾车将农户的生活垃圾回收,再由镇里的垃圾车统一拉到镇里进行分别处理:绿色垃圾桶垃圾将被运到镇里用有机垃圾制肥机直接制作成肥料;红色垃圾桶垃圾将被运到步云热电厂进行焚烧;可回收变卖垃圾鼓励农户或保洁员自行处置,或卖由废品回收站。

  袋装投放人人参与

  “厨房的剩菜剩饭放哪里?”走进王江泾镇虹南村顾斋浜小区,随处可以看到有着分类标示的垃圾桶。

  据了解,王江泾在虹南村顾斋浜小区的100户农户试点“源头分类,袋装投放”的方法。在顾斋浜小区设置五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点设6个360升大垃圾桶的定点垃圾投放点。并将垃圾分类收集袋分别印有编号(与门牌号码一致),二维码及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分发到每家每户。

  “我们要求每家每户将能腐烂做肥料的垃圾放入绿色垃圾袋中,能卖钱的垃圾放入灰色垃圾袋中,除以上两种以外的所有垃圾放入红色垃圾袋中,每家每户把装满垃圾的三种颜色的垃圾袋分别投放到指定的不同颜色的大垃圾桶中。”虹南村村委会主任来月华告诉笔者,村里组织保洁员每天对投放在指定大垃圾桶中的垃圾袋根据编号进行检查登记,每月汇总并张榜公布结果。

  从细节出发

  精心打造美丽工程

  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家家户户,是实现垃圾减量,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是乡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打造宜居生态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垃圾分类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要改变千百年来农民养成的生活习惯,需要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怎么让农民接受这一做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据了解,王江泾镇运西片区15个村,加上太平村、洪典村和长虹村,从2009年就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但是方式还较为传统,尤其缺乏对个人分类的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古塘村、虹南村等为试点,试行农村生活垃圾个人分类奖励机制,激发村民分类热情,提升分类的正确率。

  “不要小看每天的分数,也不仅仅是几袋油盐酱醋的事情,对于农户来说,这是脸面的问题。谁也不愿意自家门口的分数低,谁也不愿意自家分数在榜末。我们还将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优秀党员、美丽家庭、榜样人物评比等一系列评判指标内。”王江泾镇“四位一体”办公室副主任孙琪说。

  而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败。除了着眼垃圾分类,王江泾在下“全域美丽”这一盘棋时,重视每一颗棋子的每一步路径。出门游玩时,走几公里,想“方便”却沿途找不到厕所,这样的烦恼不管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可能遇到。公共厕所作为城镇公共设施,看似不起眼,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为了解决“如厕难”的问题,王江泾将对镇区内所有公厕进行提升改造,预计今年改造提升5个二类公厕,新建3个,分别位于闻川路、长虹公园和小桥港边。

标签:王江泾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