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记忆中的端午节
2017年5月26日 09:46 来源:嘉兴日报 蒋陈华

  ※风土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吃上粽子,好像端午节只是吃粽子,没有别的习俗了。其实,在端午及其前一两天,到街头巷尾,或乡镇集市上走走,就会发现街道边的地摊上,多了些卖家,他们大多是来自农村的老头子或老太太,蹲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束束待售的菖蒲、艾叶和蒜头。等人们买回家去,插在门楣上,或挂在檐头,以表驱邪之意。看到这些绿茸茸的植物,平添了几分生机,自己的心情也快活起来,我便想起了儿时。

  小时候,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只知道这个节日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热闹、有意义的事儿。

  有趣的事是吃与玩,比如吃,就有“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雄黄酒、雄黄豆等。玩,就是在额上,用雄黄酒写上一个“王”字,感到很自傲,这真好像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额上贴着一颗五角星一样,舍不得拿下。端午节,大人分给孩子们每人一个咸鸭蛋,敲破蛋壳后,我们用筷子挖着吃,筷子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等蛋白、蛋黄吃光了,我们把空壳洗干净,做成小灯笼。等到晚上,抓几个萤火虫装在里面,然后把洞口用薄纸糊住,萤火虫在里面一闪一闪的,很好玩。、

  端午那天,我们小孩身上还要佩带香囊,用五彩丝线结成各种不同形状,系成一串,形形色色,挂在身上,清香四溢,比谁的漂亮。更小的孩子,头上戴的有老虎帽子,身上穿的有老虎布衫,脚上穿着老虎靴子,打扮得像一只只小老虎。到了午时,家家户户还要在柴草里放上艾草、苍术、白芷、大黄等中草药,在屋内熏燃,清香苦涩的烟草味,弥漫整个屋子,能赶走蛇虫百脚,也给空气消毒,称之为“合蚊烟”,很像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

  印象中,过端午最热闹的时刻,是关帝庙前的白场上,在临时搭起的戏台前,看草台戏班子演出《白蛇传》。街上早就贴出了用大红纸书写的告示,说什么有白蛇登台,摆足了噱头,以招徕观众。小孩们看到后,越是害怕越是想去看。等到我们吃完了饭,匆匆地赶到戏台前。戏台前,挤满了人,好不容易等到锣鼓开场,锣鼓敲得震天响,演员就是不出来,一直到跳加官后,正戏才开始,在演出时,这时候才知道根本没有白蛇,只是一段做得很像真蛇一样的白蛇头,从布幔后面伸到台前,晃来晃去的。当看到白娘娘被法海抓住时,看戏的劲头就没有了。

  儿时的端午节,似乎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和青草味,可惜如今的孩子,是再也闻不到这种带有野性的原始的节日气氛了。

  过端午,最有意义的事是,听大人们讲故事。母亲说了一遍又一遍,菖蒲的剑形叶好像钟馗的宝剑,而钟馗是传说中执剑斩妖魔的打鬼英雄;蒜头是门神用的武器——大锤;艾是艾虎(用艾草编成的老虎),能辟邪驱鬼,插上它们鬼就吓跑了。

  三毛爷爷说的端午插艾的故事,却是另外一种版本,那就是明朝“燕王扫北”的事。朱元璋的四子燕王夺取了侄子的皇位,总觉得侄子在哪里藏着,后患未除,自己的江山坐不稳,就带着大队人马寻找侄子。一出城就杀人,老百姓一听燕王来了,吓得就跑。一天,燕王来到一个村子,看见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的孩子,手里还拉着一个小的孩子,与平常的习惯正好相反,就觉得她一定不是好人,便抽出宝剑,吆喝着:“你,为什么背着大的,牵着小的?”这个妇女估计难免一死,便大着胆子说:“我身上背的孩子没了亲娘,已经够苦的了,我不能亏待他。”燕王听了这番话,觉得这个妇女还算有一点良心,是个好人,应该保护。于是,就在路边砍了几根艾草,亲自递到妇女手里说:“你把艾叶插到你家门上,就不会有人去杀你们了。”又转身命令将士们,今后凡是门上插艾叶的人家,都是好人,一律不准伤害!这个妇女回去就把艾叶插到大门上,又让几个没跑的老人们也在门上插了艾叶。官兵们杀到村里,看到插艾叶的人家,连门也没进就都走了。第二年端午节时候,人们想到艾叶能保护一家平安,就到地里采取艾叶插在门上,渐渐地形成风俗。

  端午插艾的风俗,延续到今天,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前几年,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从电视中发现,四川汶川、甘肃陇南文县、陕南等灾区,过端午时,帐篷里的饭桌上,瓶中插着碧绿的艾草和长长的菖蒲,这就像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性格:越是大难降临,越会化悲痛为力量,越是要用最传统的文化充实自己,证明他们珍惜生命,显示人们第二次重生后的勇气。插艾,为乐观的灾民们增加一些吉祥喜庆,那么这种艾,便承载着人间真情,人间的大爱。艾叶真正变成了爱心的一页。艾即爱,年年过端午,年年有大爱。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