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泾镇自2005年启动喷水织机污染专项整治以来,先后通过三轮集中建站,累计投资1.8亿元,建成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21座、管网240公里、泵站86座,织机污水总处理能力达14万吨/天,已实现全镇喷水织机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和全达标。通过多年治理,成效显著,昔日的“牛奶河”、“七彩河”已难觅踪迹,区域水质也由原先的以五类、劣五类为主改善为目前的以三类、四类为主,出境断面水质已基本实现三类水,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群众涉水举报大幅减少。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排污总量大,存在反弹风险;外排废水浓度影响水环境治理。为持续推进“五水共治”,进一步深化喷水织机污染治理工作,王江泾镇因地制宜,因站施策,通过减少外排总量(开展中水回用)和降低排放浓度(实施提标改造),有效缓解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的达标性污染问题,切实减轻对区域水环境的压力。
开展中水回用,资源循环利用
2009年,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建议,对大坝织机污水处理站废水排放口位置进行调整。考虑到外排管线较长,改造后需动力输送会进一步提高处理站运行成本,经秀洲区环境监察大队、王江泾镇环保办、大坝村委会以及大坝园区内7家喷水织机企业的多次研究,决定在全区率先开展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中水回用试点,将处理后废水部分直接回用至周边企业,多余废水再外排,不但减轻污染,更加节省电费。经过尝试,处理后废水适当补充部分新鲜用水,基本能满足喷水织机的正常生产,中水回用试点取得成功。
2014年,王江泾镇在完成喷水织机污水全入网后,就开始结合大坝织机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试点的经验,大力推进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丝织园区太平处理站异地迁建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中水回用,结合虹源公司原有的供水体系,将处理后废水80%直接排入虹源供水管网,20%输送至地面水厂与河道取水混合后再经处理后进入工业供水管网,实现织机污水的100%回用。
此外,王江泾镇在织机分布相对集中,企业较为集聚的市泾、田乐(南站)、荷花、田乐(北站)等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陆续开工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截止目前,王江泾镇已累计建成喷水织机集中处理站中水回用项目6个,中水回用能力达3.1万吨/天,预计年可减少COD外排约700吨,年节约水资源近1000万吨。
在推行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国内缺乏相关标准化引导,没有统一的行业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同时现有中水回用项目中也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因此,秀洲区治水办、秀洲区环保局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展了《喷水织机行业中水回用循环经济标准化项目》研究,正在探索中水回用水质最佳平衡点,从技术上推动喷水织机行业中水回用工作,为今后全省乃至全国的喷水织机行业推进中水回用工作起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提标改造,减少污染排放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外排废水浓度,王江泾镇在全区率先引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借助专业的技术力量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将外排废水COD浓度稳定控制在70 mg/L以下,然而受现有物化处理工艺的局限,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已无法进一步降低外排废水的浓度。王江泾镇结合全区“五水共治”的总体部署,针对南汇、田乐等6座国控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在原有混凝沉淀加药气浮的基础上,新增生化处理设施,通过采用曝气生物滤池、A/O等污水处理工艺,实现废水提标改造。截止目前,已经完成大坝、荷花、市泾、田乐(南站)等4座处理站的提标改造工程,民众、南汇等2座正在加快推进中。
根据已完成提标的处理站情况,提标后的外排水质改善明显,出水水质由提标前的70mg/L左右降低到提标后的40mg/L以下,外排水质浓度降低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