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晚清以后,秀洲区王江泾的窑墩在杭嘉湖一带逐渐出名。上海《申报》就曾报道:“汊港纷岐,窑墩栉比,附近乡民,于农事闲暇之时,挑掘田岸泥土,制成砖坯,售诸窑户,获利尚巨。”(载1921年12月5日《申报》)
窑墩,即砖瓦窑,因其形状像一个壮实的墩子,得此名字。王江泾窑墩的“师傅”,是毗邻的嘉善。王江泾东部便是嘉善陶庄等乡镇,南汇片的几个村都与嘉善接壤或隔着一条小河,而嘉善的砖瓦制造业早在明清时就已十分出名。据记载,清代嘉善干窑一带已有1000多座窑墩,故有“千窑”的美誉。而王江泾南汇片,自古人多地少,农民靠种地填不饱肚子,于是寻求新的谋生之路。
鸦片战争后,满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上海等地开设商埠。此后,许多外国人纷纷到上海的通商口岸建筑房屋。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江南各地的商贾巨富、官僚士绅惧怕太平军的声威,纷纷避居苏、杭、沪等地。一系列变故引发了在新居住地兴建房屋的热潮,瓦砖需求量急剧上升,这也极大地刺激了位居杭嘉湖中心位置的嘉兴砖瓦制造业。
当时,嘉善数千个窑墩日日冒烟,砖瓦供不应求,金钱滚滚而来。毗邻嘉善的秀水县思贤乡小曲村(今王江泾镇华联村)的农民,或到嘉善窑墩去帮忙干活,或去学得一技之长后回到故乡合伙办窑墩。有几个家境富裕的士绅,索性请来经验丰富的嘉善烧窑制砖“把作”(领头)师傅,帮助兴建窑墩,自己动手制作青砖瓦。几年之后,小曲村平地起了数座窑墩。最盛时,仅一个小曲村的窑墩数便多达11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从事这项工作。
据考证,小曲村是王江泾最早建起窑墩的地方。我曾实地去看当地的旧窑墩,在东南面毗邻嘉善的河边,还存留着以前两座窑墩的遗址。村民们说,这两座窑墩以前十分热闹,车来人往,运料的、出货的车辆络绎不绝。小曲村窑墩的兴盛,使得同在南汇的廊下村、红联村、莫家甸村等也“依样画葫芦”建起了窑墩。随后,南汇片的窑业又迅速带动了当时秀水县廉让乡(今王江泾镇荷花)、梅湖乡(今王江泾镇田乐)、双桥乡(今王江泾镇双桥)的窑墩砖瓦产业。
王江泾尤其是南汇一带泥土质黏而色深,是制作优质砖瓦的理想原料;而在地理上,此处依傍运河,距离上海、杭州、苏州较近,水道运输极为便利。王江泾窑业的兴盛是天时地利人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江泾士绅陶溥成、陶汉江等人在王江泾镇接战港口(位于今王江泾镇长虹村),发起组织了一个“泾东窑业公司”,出资两万元,先后建起窑墩10座。当地士绅潘小波等纷纷响应,相继投入巨资壮大公司实力。民国时期,王江泾众多的窑墩都将一船一船的砖瓦通过运河送至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地。王江泾也因此成为江南一带负有盛名的砖瓦基地。
随着窑业的发展,众多农民在田里挖泥制坯,使本来低洼的田塍不断下沉,汛期到来,极易造成水灾。1921年11月,王江泾的士绅朱姚昌等人就向国民政府嘉兴县政府呈上文状,请求“示禁乡民挑掘泥土,以利农田”。当时的县政府得到呈报后,立即查禁挑掘泥土行为。但迫于生活,当地农民仍没有收手。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嘉兴县农村调查》载:“南汇镇2130户中,制坯者400户,年产土坯5000万块,供附近砖窑烧砖。”抗战胜利后,由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又大兴土木,使王江泾的窑业再次兴旺,并达到了极盛阶段。直至解放前夕,由于战争等因素,砖瓦行业销路清淡,王江泾的窑墩才逐渐衰落。
解放后,政府积极扶持王江泾的砖瓦制造业,将窑墩作为帮助农民解除生活困难的重要手段,令当地的窑墩又重新冒起了烟。1950年,窑业又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副业,仅长兴乡(今王江泾镇南汇)的农民参与窑业的就占70%。仅1952年8月,王江泾区所属洪典乡(今王江泾镇荷花)、东林乡(今王江泾镇荷花)、田乐乡、梅兴乡(今王江泾镇田乐)、南汇乡、澄溪乡(今油车港镇)、荷花乡的砖瓦土坯共生产322.09万块,销售额1.69亿元(当时货币,下同),农民得款1.56亿元。20世纪60年代,王江泾又先后在史家路、合路、西埂、东荷、莫家甸等村建起了东方红大队砖瓦厂、光辉砖瓦厂、长虹大队砖瓦厂、李家港窑厂等,但规定严禁在本区域取泥掼坯,特别禁止取用圩岸土墩和田间泥土,提倡向外地买泥和外出掼坯。众多窑墩拔地而起,生产的砖瓦既解决了农民的建房材料,还可用砖瓦置换钢材、化肥,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1980年,王江泾共有窑墩57只,其中公社办3只,大队办52只;石灰窑1只,平瓦厂1家。
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1982年,嘉兴市整顿砖瓦窑厂,加强农村的取土管理,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王江泾的众多窑墩才逐渐减产或停办。2001年,嘉兴市出台了市区建筑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等措施,王江泾的窑墩逐步关停至消失。目前,莲泗荡边仅存的梅氏窑墩,已成为一个供人观赏的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