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塍镇的高阿姨被骑电动车的沈师傅不小心撞了,摔倒后擦伤了手臂。沈师傅见高阿姨没有大碍,便将口袋里仅有的5元钱给了高阿姨后骑车离开。高阿姨回家将此事与丈夫高大叔一说,高大叔顿时恼火,直接上门找到沈师傅,两人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受伤的沈师傅向派出所报了警。派出所接警后,将警情交给了设在派出所的调解工作室。经过专职调解员许志刚和杨建林的多方协调,这起纠纷最终得以化解。
“老娘舅”许志刚是一名退休民警,也是新塍派出所“警调对接”工作室的人民调解员。“遇到矛盾纠纷,最关键的还是要及时介入,做到客观、公正,这才能让大家都满意。”许志刚说,110接警后,民警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委派,“老娘舅”也会及时介入调解,对于一些事实不清的案件,还会深入进行调查、走访,充分听取各方观点,做到客观公正,使调解工作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长期以来,有难事打110已成为老百姓的习惯。一些本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渠道解决的矛盾纠纷,也不断涌入派出所。然而,派出所警力有限。为此,秀洲区于2013年4月底在油车港镇试点设立“警调对接”工作室,并将此经验在全区推广,实现了“警调对接”工作室镇、街道全覆盖。
“‘警调对接’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不仅能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硬件优势,也能更好展现人民调解的柔性优势,既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也缓解了公安机关‘非警务’民事纠纷调解压力,有力夯实了基层和谐稳定的基础。”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说,人民调解员从司法所走进派出所,正是秀洲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的一个缩影。
秀洲区实现“警调对接”工作室全覆盖以来,共接办各类矛盾纠纷2507起,处理2507起,调处率为100%。“警调对接”工作室的显著成效,将秀洲人民调解“金名片”越擦越亮。
记者了解到,目前秀洲区“警调对接”工作室采用“派驻制”和“移交制”,同时挑选“精兵猛将”担任“警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员。例如,油车港镇“警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员吴永华,曾是秀洲区人大代表,现任该镇胜丰村监委主任,他从事基层工作40余年,能有效将专业法律知识与调解实践相结合,通过“法、理、情”的组合来调处矛盾纠纷。王大毛是工作了30余年的警务站警长,退休后,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王江泾镇“警调对接”工作室的得力干将。
值得一提的还有,借助“警调对接”“老娘舅”的工作优势,秀洲区打出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排查的“组合拳”,激活法治“细胞”。“调解员们在调解矛盾纠纷时,还会见缝插针地进行法治宣传,引导公民遵纪守法,预防民间纠纷发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秀洲区在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大调解格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成功建立起了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委会及调解工作室,覆盖到全区社会治理各个领域,编织出一张缜密的“大调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