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
小村的房舍都坐落在河的北岸,南岸是大片低洼的农田和平整的桑园。只有与邻村的交界处,突兀地横亘着一块高高的坡地:南北走向,两百余米长,二三十米宽。因两边都是水田,小村人将它形象地称为“牛背脊”。一年四季,“牛背脊”上都种植着不同的庄稼:豆子、萝卜、南瓜、番薯,或者黄麻。
那时,村里还没有承包到户。初冬季节,趁着阳光普照的日子,村队长会聚集“10分”的壮年男子深翻“牛背脊”,敲细土壤,施上草灰,把地面整得松软又干净。待到立春,村队长就分派几位有经验的老农端着麻种袋子,均匀地播散在地里。
“牛背脊”毫无遮拦,无数的麻种子落在空白地上,正是麻雀寻食美餐的好机会。种子发芽前,村队长都要安排村民轮流看管麻地。每天两家,南北各一人。这是最轻闲的农活,一般都是妈妈、奶奶去干的。搬个小方凳或者小竹椅,拿根长长的竹竿,末梢系上一条红绸带子。哪里有麻雀偷食,立马起身,一边飞舞竹竿,一边大声喊叫:“噢——嘻——”家有小孩的,往往会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孩子。大人则得闲干些女工活,纳鞋底的、缝衣裤的、织毛衣的都有。村队长和村里人也都会认同这个“越俎代庖”,因为小孩子赶麻雀比大人更起劲。
时值春节前后,上学娃都放着寒假,不管轮到或者没轮到,每天午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到“牛背脊”聚会,吵吵嚷嚷闹上一阵。每次轮到我家,母亲就会指派我和姐姐一起去。麻地的最南端连接着小村的坟地,长着茂密的柏树和冬青,望过去阴森森的。可是,麻雀总是和我们作对似的,从那边飞过来。
姐姐和我都是十足的半导体迷。为了解闷,更为了壮胆,我们将声音开得响响的。发现是坟墓边的麻雀,我俩断然不敢靠近,就使劲扔泥块驱赶。姐姐喜欢历史评说和电影,我喜欢“小喇叭”和歌曲。于是分时段约好,轮流去赶跑三五成群的麻雀。有时为了争夺自己喜欢的节目吵得面红耳赤,常常让麻雀乘虚而入……当落日隐去最后一抹红晕,我们就抱着半导体,拿着小板凳,扛着长竹竿,雄赳赳气昂昂地收工了。
约莫半个多月,麻种就会在春雨的滋润下发芽,“牛背脊”就盖上了一层鲜嫩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