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品尝春笋的时节,不由得让我想起小时候家后面的那个大竹园。
一场春雨过后,春笋齐刷刷破土而出。我们姐妹就会拿起专用的铁锹去挖笋,再做成鲜美的菜肴。头上嫩的部分切成米粒状的放在鸡蛋里,一碗嫩笋水蒸蛋,鲜美可口;稍微老的部分则做成苔芯菜蒸笋,其味道也是鲜美无比。那时候,什么东西都缺,所以剥下来的笋壳也不浪费,常常把嫩的笋壳切细,喂鸡。等到笋长成了竹子,我们就把它脱下来的壳捡来当柴烧,那些大而完整的笋壳,就交给母亲用来做鞋垫。
夏天的午后,天气特别炎热。那时候,家里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竹园成了我们天然的清凉世界。有时,我们从家里拿来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摇啊……在摇晃中荡圆了各自心中的梦。如果兴致来了,我和小伙伴还会找来几根枯竹竿,在竹林中盖起只有顶的小屋,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片刻欢乐。有时,我们会带上竹席,姐妹四人在铺好的竹席上玩扑克牌或算24点的游戏。现在还能快速地算24点,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练成的。有时累了,便躺在竹席上,仰望天空,将心底里所有的忧愁烦恼扔掉,换上一份快乐的心情。更多时候,则是带上一本书,静静地陶醉在美妙的文字里。
秋天,当田野香飘四溢时,竹园里铺满了厚厚的竹叶,踩上去软绵绵的。我常常跟着姐姐到竹园里去找鞭笋。看到有泥土的裂缝并隆高了,那下面肯定是有鞭笋了。鞭笋蒸青毛豆,那又是一道鲜美的佳肴。深秋,到竹园里扫落下的竹叶,那是极好的柴火。
如果说春天的竹园孕育生命,夏天的竹园充满活力,秋天的竹园满载沉甸甸的丰收,那么冬天的竹林就充满着梦幻。当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时,竹林默默容纳了这些天赐的精灵,任它们在自己怀里嬉戏。即便是压弯了腰,也毫无怨言。这时的我们,总爱钻进竹林,握住竹子使劲一摇。哗啦啦!雪花簇簇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洒进我们的脖子里,凉丝丝的……
用竹子,可以做成竹蜻蜓、水枪、机关枪,还可以做风筝,做粘知了的网兜;瓜果蔬菜的架子,菜园的篱笆,扫地的竹扫帚,夏天睡觉的竹席……当时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米的米斗,淘米的淘箩,剩饭的饭篮,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件件都是竹子,甚至灶头里燃烧的燃料也是竹根、竹叶。
尤记得家里夏天的竹席,都是请竹匠师傅到家里来编的。编竹席首先要劈篾。劈篾看似简单,其实可是一个精细活,功夫全在手上。一根偌长的竹子,竹匠师傅先把它截成一定的长度,用篾刀把竹子劈成一定宽片的竹条。他一手拿着篾刀,用刀在竹条顶部一劈,一手拿着劈开的竹篾轻松拉开,并用牙齿帮忙咬住撕拉,一根根竹篾缓缓流出……从青篾到黄篾,一片竹竟能劈出好几层篾片,像纸片一样轻薄,袅袅娜娜地挂起,晾着。微风一吹,像一挂帘幕。
修竹芊芊,情牵历代诗人,同样也牵动着老百姓的日常;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同样述说着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