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扎实推进示范文明城区整改提高工作
2010年4月26日 13:43
自省文明办开展示范文明城区调研指导以来,宁波市北仑区认真安排省调研组的反馈要求,切实把做好示范文明城区整改提高工作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按照“部署整体化、推进全民化、管理精细化、工作常态化、机制长效化”的总体要求,广泛动员,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抓督查整改。对省文明办检查后反馈的问题,迅速明确各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追踪检查落实情况。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春节后,区长华伟同志已两次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去实地检查,并督促整改。区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督查。区创建办人员每周开展日常巡查5个批次以上。春节后,创建办共发出整改通知书80份,并追踪整改落实。
(二)抓宣传氛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近期以文明创建为主题更新城区内大型广告20个、罗马旗1500面、电子大屏幕50余个,分发各类宣传品近10万份;建立了由300多人组成的网络引导员队伍,通过发布群众喜闻乐见的事件,向公众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及各类信息,积极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
(三)抓创建合力。由城管、公安(交警)、工商、交通(公管)等四家部门各出2名执法队员,组成常设性的联合执法组,在城区开展综合执法,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召开了全区物业公司经理和社区主任座谈会,要求物业公司加强对小区的日常管理,配合社区开展小区整改工作,形成小区管理的合力。
(四)抓网格管理。探索建立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的新型监管模式,要求各部门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并落实专人负责每个网格的监管工作,将过去被动应付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效能和工作水平。初期在全区选择了城管、交警、工商、贸粮、交通、文体、卫生等10个重点责任部门作为网格化管理的试点单位,下阶段将逐步进行总结和完善,使城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集贸市场、文化市场等重点领域做到责任到人、反应迅速、整改有力的社会管理网格化新机制。目前,区文明办对全区各薄弱环节进行疏理,还将建立300个薄弱环节监测点,通过解决这批老大难问题,达到点上解决、面上提升的目的。
(五)抓社会监督。在《北仑新区时刊》和《北仑电视台》上长期性开设“北仑文明眼”、“文明创建在行动”等专题专栏,对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使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舆论压力下得到解决;协调《新北仑》等民间网络媒体,发挥网民力量,对创建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曝光,督促责任部门加快整改。
(六)抓教育引导。一是开展“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活动。举行了由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代表和市民代表等共800多人参加的“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启动仪式,精心制作了3000个活动标记进行分发和张贴,确定了若干个重点路段和路口作为首批示范路段和示范斑马线进行创建。二是开展“文明施工”活动。通过工人文明素质提升、施工工地环境整治、平安优质工地创建等一系列活动,着力缓解工程施工对城区环境、城市交通、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影响,把工程施工区域和施工沿线打造成城市文明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开展“迎世博、树新风、讲文明”系列活动,重点整改城区交通秩序,通过加强对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教育和处罚力度,进一步优化交通秩序,努力营造文明、礼让、有序的交通环境。四是对百个市民素质工程点提档升级。要求每个素质工程点做到有阵地、有师资、有制度、有教材、有考核,对市民进行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普及性教育,使之成为市民求知、求乐的去处。
(七)抓群众参与。一是充分发挥有50多名市民组成的市民督查团作用。安排市民督查员采取明查与暗访结合的方式对文明创建工作和市民文明行为开展监督和检查。截止4月中旬,市民督查团共提交建议和意见近200条,其中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解决。二是培养社区文明督导员。通过公开招募和组织推荐等方式,在每个社区设立8-10名文明督导员,对小区内乱停乱放、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等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督查和劝导,同时做好文明知识和创建理念的传播工作,积极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打造文明、整洁、和谐的社区环境。三是继续扩大志愿者在创建工作中的参与面。3-4月份持续开展了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组织200多名志愿者于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段在全区各个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对提高市民交通文明素质,改善交通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