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破解潘家浜村的乡村治理“密码”
2018年5月29日 08:3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潘叶萍 通讯员 秀平

  ——寻访秀洲“三治结合”实践的乡村样本之五

  乡村治,则百姓安。近年来,新塍镇潘家浜村用一场不断进阶的“小村蝶变史”为“三治”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突出党建引领,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以德治涤荡文明乡风,该村从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养猪村、落后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网红村”。

  蓄势待发

  提升老百姓和村干部的“双向获得感”

  这几日,新塍镇潘家浜村的村民夏明忠喜气洋洋,他筹备建设一年多的客栈已经结顶,进入装修阶段了。“客栈会设计得古色古香,争取也要成为我们村的风景之一。”站在自家三层楼高的房子前,夏明忠信心满满。自从潘家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后,民宿客栈也成了村里的香饽饽,常年在桐乡工作的夏明忠返回小村,并专门聘请上海的园林公司为他设计客栈,返乡创业的他干劲十足。

  村民忙着发展乡村旅游,村干部则忙着带领村民集体致富。2004年前,潘家浜村基础设施投入基本为零,只有一条通村公路进行了硬化;2012年初,集体经济为倒挂。如何才能摘掉落后的帽子,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3年,章何兵接棒潘家浜村支书。一上任,他就挨家挨户走访党员村干部,摆事实、讲道理、谈乡情,千方百计把全村党员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谋发展。

  村级账户上是负数,章何兵就带着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们通过流转土地、店面出租、项目建设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自我加压,章何兵更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在现场抓进度,这使得潘家浜村的“村容颜值”在短短半年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子在建设发展,全村村民从一件件实事中提升了获得感,他们从一开始的疑惑、冷漠,逐步向积极参与自治转变。

  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启动时,村干部带领村民到安吉、桐庐学习考察。回来后,村民夏建祥夫妇自掏腰包250万元,建了一个集农家乐、民宿、拓展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短短半年就获利50万元。更有村民投入200万元,聘请乌镇景区的专业设计团队,前来潘家浜打造高标准民宿。在潘家浜村景区线路上,村民们开始卖起土特产、特色小吃等,还自发挖掘村里的历史遗迹。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村班子引进旅游公司,加强景区专业管理。

  一点点壮大的村集体经济,让潘家浜村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也赚回了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信心——这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破茧成蝶

  探索乡村治理走向善治的新路

  在潘家浜村文化礼堂,舞台上正在排练的舞龙队让众人眼前一亮,村民纷纷上前拍照留影。利用业余时间,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这支舞龙队已多次参加镇村的文艺演出。像这样的文化队伍,潘家浜村还有不少,如水乡歌舞队、说唱队、排舞队、篮球队、魅力乡村摄影队等。而每年的“村晚”则成了村里的特色节目。

  这些自发的文艺活动,得益于潘家浜村不断推进的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养德,近年来,潘家浜村班子以村文化礼堂为依托,搭建草根文化舞台,让各文化队伍自导自创自演。各文化队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家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

  同时,潘家浜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最美村民、文明家庭评创活动,通过全方位挖掘先进典型和平民模范,促使潘家浜的“最美现象”不断涌现,使“最美”成为全村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的浸润。法律顾问下村提供法律咨询,老娘舅协调邻里纠纷,农民普法学校讲解基本法律知识……这些都让大家成了“法律明白人”。

  如今,在潘家浜村,村民互帮互助、和谐友善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有创业经验的村民积极帮助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志愿者轮流对景点的安全用电、消防安全等进行检查;党员志愿者定期轮流巡查绿化养护、对旅游公厕进行保洁……

  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自发参与村务,法治强村,文明的风气在小村涤荡,潘家浜村破茧成蝶,探索出了一条“三治融合”的特色新路!

标签:乡村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