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勠力同心惠民生 办好实事暖民心
2019年8月20日 08:5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姚艳婷

——访秀洲区民政局局长步琛雅

  “创先争优逐梦奔跑”部门“一把手”访谈

  【现场扫描】

  “我们马上就要搬家了,听说新房子的条件很好!”这个好消息最近在新塍镇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之间传播。作为秀洲区公建民营敬老院的典范,位于庙云桥村的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并完成了内部装修,预计8月底能让80多名入住老人搬进新房。

  据了解,新塍镇养老服务中心改建项目占地面积4882平方米,保留原有建筑面积2145平方米。另外,新建一幢6层高的楼房,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还将在院内新建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

  除用于供养“五保”“三无”老人外,公建民营的新塍镇养老服务中心计划将空余的部分房间面向有需求的社会老人开放,其中新塍镇户籍的老人可优先申请。

  【精彩回眸】

  “养老工作是民政部门的重头戏之一,秀洲区的老龄化程度很高,因此我们要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区民政局局长步琛雅说。8月底,位于虹南村的王江泾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建工程即将收尾,年内可实现各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上半年以来,秀洲区进一步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结合“三服务”活动,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秀洲区以高照街道秀清社区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开展面向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祝寿送福”活动,即聚会送福、礼包送暖、贺卡送馨、义诊送安、政策送暖,充满仪式感的“五送”活动备受高龄老人的肯定,该活动已经全面推广到全区各村(社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加快推进养老工作的同时,区民政局也将目光聚焦到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目前,秀洲区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区,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和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今年年内,民政部将对这项工作进行验收。区民政局审时度势,由专职社工为全区415名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一户一档”,组织开展一场特别的公益创投大赛,实施学业辅导、心理援助、兴趣培养、安全保护、社会融入等项目。

  1月24日,秀洲区首届少儿春晚暨公益小天使年会隆重举行,这是区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携手精心打造的一台关心、关爱、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盛会,也是为全区少年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送上的一份新春礼物。

  2019年民政惠民十大“暖心”工程进展顺利,第二轮“暖巢行动”即将完成,建成并启用全省首个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大厅,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创新,专项事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老旧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三年计划有序推进……上半年,区民政局以“高质量发展民政事业”为目标,在保障民生、优化服务、创新治理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展望】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步琛雅表示,接下来,区民政局将牢牢把握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区委、区政府“135”工作部署,秉持“民政爱民”的初心,牢记“民政惠民”的使命,深化“暖心民政”特色品牌,勇猛精进,善作善成,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贡献民政力量。

  基层减负工作既是群众关心、村(社区)干部关切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去年开始,区民政局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对全区共8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建成一批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

  此外,还将针对基层在服务设施、便民平台、服务能力、效能转化等方面的困难,开展服务基层“五提升行动”,解决村(社区)“七多”问题,提升基层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全面激发基层的工作活力。

  从9月开始,区民政局将紧紧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大节庆契机,重磅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与国同庆”集体婚礼将在户外颁证大厅举行,邀请19对新人参加;“与国同龄”特别生日会将邀请50位70周岁的老人在王店镇国庆村集体庆生。下半年,还将出版与秀洲区地名相关的两本书和两本地图册并举行首发式。

  此外,区民政局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治理、福利慈善、社会事务等五大体系建设,勠力同心惠民生,办好实事暖民心。

标签:一把手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