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财政多元投入助推乡村振兴
2019年5月28日 09:10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张 萌   通讯员 孙红樱 殷 慧

  统筹资金渠道完善资金监管

  本报讯如今一到节假日,前往乡村旅游的市民络绎不绝。美丽家园建设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昨天,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以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机制、项目化的管理机制、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为抓手,不断夯实具有国际化品质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美丽乡村底色,向着“世界级的诗画江南”目标稳步迈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示范镇29个(其中省级22个)、精品村111个(其中省级75个)、3A级景区村庄28个,1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已初具形象。

  走进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古色古香的沿街店面让人眼前一亮,入口处的竹林村史馆向前来游玩的游客讲述着这座田园村庄的前世今生。竹林村曾是名副其实的养猪大村,经由生猪退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后,村里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环境变好了,村民的收入怎么解决?竹林村搭乘美丽乡村建设东风,以打造“乡村轻运动、田园微度假、亲子悦生活、人文新体验”四大核心产品,实现了由“华东养猪第一村”到省3A级景区村庄示范村的“蝶变”。

  记者了解到,在3A级景区村庄建设中,竹林村共投入2000万元,景区内建有4公里绿道,设有80个停车位,村里公共WiFi方便游客享受现代化的便利。

  “竹林村今天的变化多亏了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竹林村党委书记陈云华坦言。

  除了竹林村外,联丰村、永红村、潘家浜等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成为嘉兴市民心中的诗意田园。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市级财政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每年预算增加1000万元,新增市本级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补助1500万元/条和示范性3A级景区村庄建设补助1000万元/个,2017—2018年市级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2亿元。

  例如在做强农村产业上,重点突出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和“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引进社会资本2.4亿元,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创意园、花秀江南休闲观光园、智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退低进高”项目,撬动社会资本,确保村民、村集体经济增长,促进当地税收增收。在推进农业设施建设上,通过开展“零直排区”和“美丽河道”创建,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高水平落实河长制,巩固提升剿灭劣Ⅴ类水成果,2018年以来统筹与整合涉水财政资金达23.26亿元。

  另外,为了防止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市财政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统一“精品线、示范镇、精品村、精品示范村、垃圾分类”等项目申报文本,规范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的资金管理和项目申报、审定、督查、验收、考核等工作,做到决策程序、施工组织、台账资料、资金使用、考核验收等各环节的规范统一。

  “我们还将绩效管理纳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立事前目标审核、事中资金抽查、事后绩效评价等覆盖全环节的绩效考核推进体系。”该负责人说。市财政专门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市本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美丽乡村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强化城乡环境治理成效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接下来,市财政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发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标签: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