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嘉兴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40年华诞,浓墨重彩;40个春秋,沧桑巨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华民族开启改革开放征程。40年,嘉禾大地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回眸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刻度,在这场渗透着智慧和勇气、顶层设计与基础布局相融合的探路中,嘉兴这片神奇的江南水乡大地,用绵延有力的民生温度,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嘉兴人。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延展至嘉兴民生事业的方方面面,一个个“历史瞬间”、一张张嘉兴百姓的盈盈笑脸,在40年的历史长河中被精彩定格,逐一转化为嘉兴谋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具有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名城的最强根基。
数读发展
40年日月如梭,嘉兴人口金字塔的两端发生着日积月累的变化。2017年,嘉兴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一体、覆盖全民、待遇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给老百姓带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真实获得感。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覆盖人群已达66.05万人,人均养老待遇水平300多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40%。
当“老有所养”跨步迈向“老有颐养”的时候,嘉兴人口金字塔的另一端也开始了从“幼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被评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愿望也正由健全的医疗健康网和保障机制托起。从1983年的490家到2017年的1510家,全市医疗机构的数量整整增长208.16%。实有床位数达到了26453张,比1983年增长250%。全市县域就诊率均超90%。与沪上名医共计合作开展高难度手术8328台,为老百姓节约费用1.25亿元。
时代回眸
掀掉“生存”与“温饱”的藩篱
“即使在压缩空间的情况下,也要本着量力而行、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解决广大群众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更积极、更稳妥、更有成效地为人民办实事。”重读198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年老嘉兴的各种景象犹如发黄的老电影般,浮现在人们脑海里。上世纪80年代的嘉兴,特别是1983年撤地建市后,城市面貌百废待兴。昔日的小县城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级市,其中的困难多得令人难以想象。除了造桥修路拓宽城市版图外,当时最大的民生任务,就是要解决广大群众生活中诸如副食品供应、医疗服务等基本的“温饱”、“生存”问题。
一条鱼反映了当年嘉兴百姓生活的紧迫。1983年8月,“鱼米之乡吃鱼难”的问题被摆在当时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上。作为水乡的嘉兴,百姓想吃鱼竟然都这么难?其实,这主要是由当时的体制决定的。1966年至1978年,国家对水产品实行统一收购,除渔民自食外全部卖给国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嘉兴还有派购任务。召开全市大会,分析“吃鱼难”的现状、原因,制订规划、目标、措施。老塘改造、开挖新塘、扩大外荡(河)养鱼、推广网箱养鱼、建设商品鱼基地……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卖鱼难”、“吃鱼难”的难题不断缓解,嘉兴百姓的这一“念想”有了着落。
一张票证记录了嘉兴百姓生活的变化。“那个时候没有这些票都没办法过日子,哪像现在,衣食住行样样方便,根本就不用操心。”今年80岁的孙国芬家里还存有不少粮票、布票、糖票等票证。孙大娘年轻时候,是嘉兴糖果厂的一名职工,她有一本1978年的“嘉兴县城乡购粮证”,上面写着一季度供应324斤。每次去买粮,必须证和粮票齐全,到当时的东门粮站排队购买。就是这本定量供应的粮证,在当时的农民看来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为只有城里人可以享受到国家这种政策。1993年4月,国务院取消了布票和粮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加速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嘉兴也是如此。2017年,嘉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530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36元,过去节衣缩食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一份保障缓解了嘉兴百姓“看不起病”的担心。上世纪80年代,农民参保每人只交几元钱,财政不补贴,大多以村为统筹单位,盘子小,真正生了大病也报销不了多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是不能避免。1995年,嘉兴开始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各县(市、区)开始突破原有单一的农民互助形式的合作医疗,加大政府投入。到1999年底,全市普遍实行了“四级筹资、两级管理”的大病统筹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到60%以上。至2003年,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回升至85.43%。多年的探索,让嘉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市99%以上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让全民医保的构想早早落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让不管是身居城里还是地处乡下的嘉兴人,都享受到看病有报销的待遇。此外,嘉兴还全面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确定长护险定点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55家、家护服务社会组织和企业29家,让百姓不再为养病发愁。
用民生事业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翻阅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嘉兴市政府每年推出的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当时反映民生需求的最常见关键词是“就业”“食品安全”“为老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进入新世纪,政府的民生实事工程的内容出现了重要转变,开始着眼于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所办的实事也更具普惠性。这充分说明,“生存”和“温饱”不再是嘉兴人民发展路上的“绊脚石”,百姓对幸福的追求开始有了新的梦想。
“病有所医、病有良医”就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之一。2001年对嘉兴人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一年,嘉兴市政府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力图解决市民的看病难。连续7年,这项工程都是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时光流逝,初心不改,如今,嘉兴有300多万人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一张遍及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在铺展延伸,在服务广度不断扩大的同时,保障力度也逐年加大。
孙国芬老人感叹:“过去啊,我和很多人一样,看病愿意去上海挂专家号,但上海的专家号太难挂了,常常约了几周都挂不上,路上的颠簸折腾再加挂不上号的焦急,更容易加重病情。”一想到过去看病就医的无奈,孙大娘忍不住眉头紧锁,“现在好了,嘉兴不少医院都和上海医院结了对,我认准的上海专家直接就来到家门口给我看病。不用麻烦儿子接送,也能方便看到名医了,还能省下不少钱!”如今,嘉兴人想找上海名医看病早已不是难事,看病越来越方便,花的钱越来越少。据嘉兴市卫计委统计,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不计交通费、住宿费、时间成本等费用的情况下,单单一项挂号费就为嘉兴市民节省下了约1245万元。其实,让孙国芬这样的嘉兴百姓都忍不住点赞的,还有更多——一手架设医疗信息化平台,一手推动优秀医疗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嘉兴人“病有良医”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当医疗的城乡壁垒被打破的同时,社会保障的鸿沟也逐渐被抹平。连续10余年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一的嘉兴,在实现共富的征程上,必须得率先直面养老难题。起始于2007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高于全省、全国水平的基础养老金,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温度。此外,嘉兴还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不但从政策层面将保障制度扩覆到城乡所有人群,而且使原本碎片化的城乡社保实现了制度上的衔接。
“人不可无学”。面对民生之基——“教育”,嘉兴用40年的砥砺奋进和精心布局,实现了从“幼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承诺。起初的20年,嘉兴对教育事业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了扩建、修建学校,之后则更侧重于提供城乡一体的优质的教育服务。2005年,我市所辖7个县(市、区)全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强县”满堂红;200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2012年,嘉兴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2013年,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评估,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满堂红”的地级市。此外,我市还率先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券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率先为外来务工子女打开求学通道,保障了在嘉兴的每一位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在嘉兴,贫困群体的保障水平始终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目前,嘉兴的低保标准已提高到每人每月810元。同时,考虑到许多家庭是因病致贫,嘉兴各县(市、区)在托底保障的基础上,为这些家庭开辟了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将困难群众自负医疗费用纳入救助范围。
心系群众方行远。现如今,嘉兴正一步步用民生事业“幸福之音”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在“以人为本”的初心引路下,演绎更多精彩蝶变,书写更多动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