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访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鉏新良
2018年1月17日 08:43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朱胜伟 通讯员 钱丽莉

  打造一个有记忆、有韵味、有品质的水乡田园小城市

——访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鉏新良

  -打造一座精致美丽之城

  -做大做强纺织、智能家居两大产业

  -推进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改革创新三项重点

  -强化民生、稳定、党建、队伍四个保障

  

  【现场直击】

  运河新区塔机、吊机林立,从运河两岸到纵横干道,从城区到乡村,古运河生态游步道工程、长虹公园建设工程、运河亮化工程等都在有序推进中。漫步王江泾镇,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处处风景在打造,一条条道路在贯通,一项项工程在崛起,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推进。围绕高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以及高质量民生工程,王江泾将在新的起点上,以项目为笔、城市做纸,呈现一座有记忆、有韵味、有品位的水乡田园小城市。

  【展望2018】

  2018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王江泾如何站在新起点,夺取小城市建设新胜利?“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弘扬红船精神内化为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1331’总体工作部署,以四大工程为抓手,建设一座精致美丽小城市;以转型提升为动力,做大做强两大实体产业;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强化四个基层保障,全力打造一个有记忆、有韵味、有品质的水乡田园小城市。”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鉏新良说。

  作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鉏新良认为,王江泾镇将继续以小城市建设为主线,以“一区一带一路一园”四大工程为重点,突出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水乡典范特色,精耕细作抓建设、精益求精抓管理,打造一座精致美丽之城。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镇和国家卫生镇的基础上,王江泾镇将加快运河新城区块内公建配套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主要功能区块的使用,围绕嘉兴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定位,进一步传承运河文化、发展运河产业、激活运河经济、享受运河生活,加快完善度假区旅游规划,成功创建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全面完成主要道路整治提升,启动县道沿路沿线环境打造,形成一路一景、各具特色的美丽风景线和示范带。

  “工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鉏新良表示,今年,王江泾镇将围绕供给侧改革,突出质量、创新、品牌等重点,抓好纺织产业转型提升和智能家居培育壮大。为此,该镇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尤其是全力推进麒盛科技和顾家家居2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双百亿产业集群”,推动纺织产业和智能家居两大实体经济双轮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争创省级智能家居特色小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今年,王江泾镇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切实把推进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平台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加强湖荡等水体生态治理,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另一方面,以“无违建镇”创建为重点,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我们将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鉏新良说,王江泾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好党建,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救助及服务体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好这些工作,首先需要当好弘扬红船精神的排头兵,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底线”的高素质基层专业队伍,从而为全面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提供坚强保障。

  【精彩回眸】

  小城市建设的颜值越来越高,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强,城乡环境面貌越来越美,百姓受益越来越多……2017年,王江泾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为主线,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契机,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北部湿地两大平台,全面实施“一区一带一路一园”四大工程,加快推进“中国智能家居城、江南湿地生态城、浙北运河旅游城”三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全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同比增长13.5%,且在全区前五次双月度考核中三次排名第一,获得了“全市外资引进十强镇”的称号。

标签:访谈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