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居民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眼下,秀洲区正在全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通过以点带面和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提高群众参与度。
今年,秀洲区计划建成36个居民可回收小区和2条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商业街区,完成170个机关事业单位、11所学校、3家国企的分类设施建设。目前,除部分小区仍在施工外,其他小区、单位都已完成相关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以点带面打造垃圾分类新模式
谢杰良是春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名楼道长,因为他早在5年前就开始做垃圾分类,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垃圾分类达人”,平时他会将菜叶、果皮等放在家中的花盆里做肥料,塑料垃圾、铝制垃圾、纸质垃圾都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并定期叫人上门回收。
为树立典型,发挥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在10月份新城街道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启动仪式上,谢杰良被任命为春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楼道长。“垃圾分类,我一个人做远远不够,希望通过我的做法,能影响身边更多人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谢杰良说,现在,他这个好习惯已经逐渐影响到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
打开谢杰良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他每天都会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并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成果”。“家里人受我的影响,现在都很自觉地将不同的包装分类扔到不同的容器中。”不仅如此,谢杰良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现在身边的很多朋友有点外卖的习惯,但外卖食品通常会产生很多垃圾,所以我会劝告他们少点外卖,并指导他们将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纸盒进行分类处理。”
目前,秀洲区已经在和立馨庭等5个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率先设立智能回收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对垃圾加以管理,建立居民“绿色账户”,探索垃圾分类的智慧管理,通过以点带面,积极打造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长效机制持续提高群众参与度
加快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近日,家住王江泾虹南村的卜爱英与往常一样,提着红、绿、灰三个垃圾袋,走到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将垃圾放入对应颜色的大垃圾桶。卜爱英说,自从推行垃圾分类以来,她每天都会将三袋不同的垃圾送到投放点。
定期张榜公示检查结果,张贴“红黑榜”,制定垃圾分类“积分换物”等奖励制度……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当地建立的垃圾分类登记、积分、奖励和公示制度。为鼓励居民按规定投放垃圾,秀洲区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各项机制,落实“三员三长”队伍(督导员、劝导员、分拣员和网格长、小区长、楼道长)和“三进”制度(分类培训进机关社区、分类氛围进小区、分类知识进家庭)等,不断提高居民的参与率和分类的准确率。
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下一步,秀洲区将推进垃圾分类的法治化、制度化,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垃圾分类制度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