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从两支队伍看秀洲发展软环境之变
2017年8月30日 08:12 来源:嘉兴日报 记 者 朱胜伟 通讯员 杨佩叶 秀 平

  “八八战略”的秀洲实践系列报道之七

  

  【八八战略】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八战略”之七

  【秀洲实践】

  在第七期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会议上,8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就光伏企业融资难、新增土地需求、户用光伏电站被恶意破坏等问题,与区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旨在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会后,区级机关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领办,并与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就企业反映的问题开展深入对接。

  “面对面”联系制度的建立,是秀洲区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发展软环境的一个缩影。当下,发展软环境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硬件,多年来,秀洲区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改善和提升软环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最大优势,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红色代办员”背后的服务优化

  “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我们肩头的责任更重了。通过直接进驻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我们专职为全区重点投资项目提供一管到底、全程代办的服务。”秀洲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红色代办员”王丽告诉记者,他们同时负责项目前期涉及的节能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等4项中介评估事项“多评合一”受理平台的运转,并承担投资项目前后台审批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为有效破解企业投资项目环节多、手续烦、时间长等困扰办事企业的审批难问题,2013年6月,秀洲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工作制度,在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了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行政审批事项无偿代办服务。区委组织部专门从全区后备干部中先后选派党员作为专职“红色代办员”。

  区代办中心累计代办的990多个项目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全区重点工作和重点招商项目,经代办后的项目平均审批提速50%以上,“一管到底、全程代办”获得了投资商的点赞。2月22日,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与秀洲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王江泾投资建设智能家居等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框架协议签署后,“红色代办员”全力做好“一条龙”服务,有力推动了项目的落地进程。

  如今,秀洲正以“最多跑一次”为新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通过开展局长窗口驻点办公活动,建立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制度、区级领导领衔联系制度等,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区域发展软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网格员背后的平安建设深化

  昨天,洪合镇新王桥村的傅斌重点查看了该村的“三合一”场所,并听取了所在网格的村民意见建议。作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网格格长,这样的定期走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傅斌工作的一部分。据悉,洪合镇在原有网格划分和服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划分网格,资源整合组团服务,积极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使社会服务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从2011年起,秀洲区开始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机制,率先厘清了管理服务网格,专门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并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下沉到网格的工作模式。随后,该项工作逐步深化,全面实行“一格一员”、“一格多员”网格管理模式,提高网格工作准入制和网格长(员)职责清单。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有效增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效,秀洲区还组织开展“网格民情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网格长业务技能和服务群众水平。“‘四个平台’建设在全区铺开后,全科网格队伍已成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了解民情、传达民意、解决民生的重要职责,整个体系的良好运转需要他们提供最新、最基础的信息。”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秀洲区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改善和提升区域软环境。目前,全区上下已经形成了关注企业、促进转型的工作导向,形成了敢于负责、用心服务的作风导向。当然,软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秀洲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更具优势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标签:八八战略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