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邓亚明,精气神儿特别足。
部队出身的他个儿不高,话不多,有一股子“钻劲”,始终能量满满。
1999年,部队转业,加入秀洲公安的队伍,成为一名公安“新兵”,成了王江泾派出所办案队的一员。2007年,调入宇泗浜警务室,初涉社区警务工作。角色的转换并没有难倒他,凭着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认真的那股劲,完成了“门外汉”到“业务通”的飞跃。繁复的工作被他安排得有理有条,……这回,3个月前从工作了8年的南汇警务室调到新塍派出所八字警务室,同样完成了漂亮的转身。
“看着严肃,其实心肠特别好,热心。”这是群众眼里的他。
“干什么事儿都是卯足了劲,尽心。”这是同事眼里的他。
“遇到小困难,他都会默默地自己解决,主动挑担,事情交给他办,放心。”这是领导眼里的他。
今年3月底,他调到了新塍派出所任八字警务室社区民警。虽然仍是社区民警,但工作得重新开始。辖区面积大,5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有“三多”,分散居住点多,拆迁安置点多,种植户也多。初来乍道,得先熟悉环境,熟悉工作。社区警务本就繁复,他从到达警务室的那一刻就开始忙,忙到天黑,一刻不得闲。揣着笔记本上门走访,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分析社区情况……
辖区内有个拆迁安置小区,外来人员较多。84幢居民楼内共有2100多住户,这个时候了解住户情况对于维护小区安全格外重要。怎么才能更快更全地摸清小区情况呢?邓亚明想到了楼道长。小区内聘有22个楼道长,为积极发挥楼道长的作用,邓亚明给他们每人发了本笔记本,每人负责4幢楼,每人一笔账,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对住户进行彻底排查,摸清居住、出租人员情况后,邓亚明将居住和人户分离登记,录入电脑,各项数据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随着走访的深入,邓亚明发现有些分散的集体住户、单位出租房、种植户等地没有门牌。这些地方分散在辖区的各个角落,邓亚明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进行“查漏补缺”,增补编划。“没有门牌相当于没有‘身份证’,不方便,以前收快递写地址没门牌号都写不清。”居民王女士说。目前,已陆陆续续编制200多户门牌。定人定位,也让邓亚明对辖区的情况更明了。
新塍镇除了以美食著称外,还是水果种植基地。西瓜、桃子、火龙果、蓝莓、葡萄……邓亚明的辖区内有各式种植大棚,规模大的有几百亩,几十亩的也有不少。顺手牵羊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防微杜渐,走访了辖区内的种植户,提供防范建议。提醒种植户筑好篱笆,有条件的装好监控和报警器。同时,组织巡逻队员和红马甲志愿者,在夜间重点时段进行巡逻。
常有人问他:“你白天走访社区,晚上还要巡逻,为什么精神头还这么足,有什么秘诀?”
“我只是想把我的工作做好而已,让自己忙起来,才觉得踏实。”邓亚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