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天源茶馆杂忆
2017年6月23日 09:12 来源:嘉兴日报 王月明

  ※往事风

  坐落在王店镇四喜街上的“天源茶馆”是一家上世纪40年代就开设的老茶馆。

  天源茶馆两楼两底,南临市河(现称梅溪)。店主姓翁,名吉龄,五十开外,高挑的个子,操着一口杭州口音,镇上的百姓都管他叫“翁巡长”。

  说起店名为何叫天源茶馆,老翁风趣地说:“煮茶用的水取之河中,河中之水来自天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寓意生意兴隆、财源不尽。

  上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王店时,翁吉龄从凤桥移居王店。因是行伍出身,身手不凡,他被招进王店警察署,后又任警察署巡长。在担任巡长期间,他对手下要求甚严,不许欺诈勒索百姓,专抓偷、盗、抢的恶人,维持王店地区的治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他政审过,因没有发现他在担任巡长时的劣迹,因此没有追究他以往的历史,但王店一带的老百姓都叫他翁巡长,而不呼其名,可见王店一带的百姓对他是尊重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驻王店的日军撤离,翁吉龄也辞去巡长职务,开办起“天源茶馆”,过起平常百姓人的生活。

  天源茶馆后门紧临市河(梅溪),有一个偌大的河埠,专供乡下来的农船停泊。农民一上岸,便可直接从后门进入茶馆。

  那时农民从乡下带些如鸡、鸭、禽蛋、竹笋、叶菜类的土产,摆在茶馆门口,一边喝茶、一边做买卖。有的农民风趣地说:“这叫换壶茶钿。”那时,天源茶馆生意十分红火,除了乡下进城的农民茶客外,街坊上爱喝早茶的茶客天天光顾。那时沪杭线横贯王店,清晨乘火车来王店办事的外地人,趁个早晨进天源茶馆歇脚喝茶。那时,王店镇上有大大小小的茶馆、茶店十多家,天源茶馆的生意一直红火,天天是座无虚席,生意不错,在王店也是排得上号的。

  每天清晨,老翁便早早起床,到茶馆卸排门板、生灶煮水。茶馆里有两口大水缸。他一边生灶,一边提起木桶从河中拎水,然后倒入一口空着的大水缸中。等缸中水满,他便将明矾放入缸中,几经搅拌。不一会儿,缸中之水便清澈见底。天源茶馆有三把长嘴大肚的紫铜大水壶,轮换着煮水;烧水用的燃料是从乡下农民中收购来的死桑树,燃烧起来火力很猛,且耐烧。当时茶馆还备有毛巾、脸盆,供起早来没来得及洗脸的茶客洗把脸。

  对于熟悉的茶客,店主从不需问茶是红还是淡。但对一些不熟悉而陌生的茶客,老翁还会问是要红还是淡?红即红茶,淡即绿茶。

  当时我母亲有吃早茶的习惯,也经营着一家旧货店。早晨,母亲起床梳洗后,便会到离家仅三家门面的天源茶馆喝早茶。因是常客,不必问母亲喜欢喝红茶或绿茶。不一会儿,一壶香喷喷的红茶便端到母亲面前,另加一只茶盅。有时谈生意,母亲约上几位生意人,一起到茶馆。老翁见来四人,便泡上两壶,加四个茶盅;如来三人,便会减去一只茶盅。母亲在茶馆和生意人谈生意,直到谈妥为止,此时茶水也已淡了。

  那时我已八九岁了,上着小学。星期天学校放假,早晨我也早早起床,跟着母亲一起去茶馆,虽不喝茶,却站在母亲旁边,很识趣地从不占茶位。当然,我去茶馆的目的是听大人们讲些城里、乡下的趣事、轶闻。翁吉龄不赶我们走。有时他闲暇时,也会讲些以前的事情给大家听。在日军侵占王店期间,他是王店地区警察署的巡长。一次,他带着警察在街上巡查,在一小弄堂里,一名日本士兵对一年轻貌美的中国女子动手动脚。翁巡长及手下人看不下去了,便大喝一声,遂上前阻止。这名日本兵见警察人多,不敢放肆,便撒腿跑了。后来,这个日本士兵到翁的上司那里告了老翁一状。收队回警察署后,翁被上司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让他以后别去管日本人的闲事。翁巡长心里很不舒服,他当着手下人的面说:“日本兵不是东西,是畜生。”他还说那时候,王店一带土匪很猖狂,常在夜间蒙面入室抢劫。一次,他带着警察巡逻时,正巧碰上这帮土匪。他们哪是翁吉龄的对手,他一人就撂倒了三个,并将这帮土匪押回警察署。从此,这帮土匪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翁吉龄为人仗义,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常常对店家施以苛捐杂税,王培章茶店因生意清淡,缴不起赋税,遭国民党税务部门的催逼。翁吉龄便慷慨出资,解了王的燃眉之急。类似的情况很多,一些茶店店主常找老翁诉苦,翁都出手相助,因此受到同行的好评。

  翁吉龄幼时读私塾,识字颇多,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左邻右舍不识字的家庭常找他写信、读信,他从不拒绝。他十分俭朴,冬季常常穿着一件陈旧的皮长衫,一穿就是一个冬季,不肯添置新衣。翁家育有两个儿子,现在的女儿是从小领养来的。后来两个儿子都去了外地工作,家里只有老伴和养女陪伴着他。60多岁时,翁吉龄因病去世,天源茶馆从此“关门大吉”。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