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剥茧子
2017年5月12日 11:01 来源:嘉兴日报 朱娟清

  ※蚕桑记

  那天回乡,看到母亲在剥茧子,我也尝试着剥了几个。只是剥得没有母亲的匀称。这是小时候觉得好玩,专门向奶奶学的,可惜仅仅是皮毛而已。剥出来的蚕蛹,父亲用菜油煸炒给我们吃。香喷喷的,味道很好,几个孩子甚是喜欢。我不敢多吃,听说蛋白质太高了。

  母亲剥茧子。我就陪在旁边唠嗑。她说:“生茧子需要焖煮两三个小时,所以凌晨三点多就起来煮茧子了。煮好的茧子,要争取一天里剥完才最好。”她还告诉我,一斤茧子能剥丝绵一两四左右,一床丝绵被得用数十斤茧子才能换来。

  母亲一年里要养四次蚕(春蚕、夏蚕、秋蚕和桂花蚕),每次都留下二三十斤茧子自己剥。然后,积存着,为了要多做几床丝绵被给外孙、外孙女结婚用。在感动中,我觉得母亲剥茧子的身影愈发显得恬静而美好。这是纯手工的传统手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不会的。为母亲,也为这传统手艺,我悄悄地按下了相机快门。

  剥好的丝绵我们叫绵兜。一般五个茧子一张小绵兜。母亲将小绵兜放在一个大竹篮子里晒。一张张放在篮沿上,置在阳光里。做一些绵兜后,原来的绵兜已经干了,就集聚到篮子里面,把刚做的湿绵兜放在篮沿上晒。

  记忆中,做成一床丝绵被还需要很多工序的。比如,母亲抽空就要将这些小绵兜套在一个像弓箭的工具上,做成一张张大绵兜。大绵兜放在蚕匾里晒干了,就收藏起来。等到用之前,母亲还要将大绵兜放在不知放了什么油的锅中煮一煮来润滑一下,再晒干了备用。

  农闲时节,一般也是下雨天,母亲就请来二姑姑做丝绵被。先把两张八仙桌合起来,铺上一床棉布被里。然后,一人一边,扯开了大绵兜中间的洞口,俩人使劲往后拉,把丝绵拉得长长的蓬蓬的软软的。一床四五斤的丝绵被,起码要整整一天不停地扯拉才能完工。

  曾经,我想帮忙,也试着做一做,但是怎么也拉扯不开大绵兜。可见,做一床丝绵被得花费多少力气哪。而一个个茧子,都是母亲靠采摘一片片桑叶喂养了一季出来的。我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了三床丝绵被。有一床我还留着,全新的。丝绵被盖在身上舒服又保暖,更重要的是还有母亲无穷无尽的爱……

  小时候穷,天寒地冻的都是靠棉袄棉裤过冬的。春天,气温升高了,棉袄棉裤脱下来拆洗干净了。待到秋天,母亲将变短了衣裤都加长一截,然后拿出原来衣裤里的丝绵晒一晒,扯扯松软,见到哪里薄了就补上几张小绵兜做匀称,重新翻成饱满又柔软的棉袄棉裤。这样,就不怕呼呼的西北风,也不怕屋檐下的冰凌了。

  一年年的寒冬,我们就在丝绵被的温暖里、棉袄棉裤的温暖里渐渐长大了。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