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山是天竺山。天竺乃西域地名,是佛的国度。天竺山从来就有佛缘,最响亮的寺庙当数灵隐寺。
没有去灵隐,太过盛名,太过熙攘。于是选择上天竺的法喜寺。
杭州有它的独一无二,山和水恰到好处地走到一起。再没有一座城有如此完好的山水组合。绕着西湖,有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有看不厌的湖光山色。湖中山里,有为人称颂的名人雅士,有令人艳羡的雅致生活。
山不高却秀,水不深却波光涟滟。一路行车,环绕西湖前行,经过太子湾、杨公堤,穿过龙井茶园,便到了天竺山。
途径下天竺、中天竺的几座寺庙,均未停留,一直到了上天竺。春日,乍暖还寒。节气已近春分,江南湿气犹显。水雾笼罩着天竺山,远远望去,远山近峦有了层次,犹如水墨中国画。
临近中午,在山中的江南驿餐馆就餐。餐馆隐在山间,是几间平房,木窗黑瓦,铁门铜锁,颇有前朝遗风。
坐在茅草屋里,房梁低矮,土坯墙体,白炽灯光,老旧得昏暗。这一坐,犹如坐到了岁月的那一端。刻着“江南驿”三个字的蓝边瓷碗,颇有古风。麻椒鸡,笋丝马兰头,蜜汁酱鸭,大鱼烧小鱼,一道道菜品倒也精致,有地道的江南风味。
上天竺相对偏僻,游客不多。山间树木高低穿插,曲径通幽。拾级而上,山岚云影即入眼帘。法喜寺,晋代古刹,依山而建。从建筑上已看不到光阴的深厚,大多数寺庙的历史是摧毁和重建的历史。
寺内禅音袅袅。二十四孝图,沿走廊一直向上。千年古茶花树依旧开着粉红色的花,树已经高出屋顶,枝繁叶茂。寺庙还有藏经楼,这并不多见。俗世之人,来到寺庙只拜佛,并不念经。
点烛、烧香、跪拜、祈福、求安,一如既往。
寺庙的边侧有一处丈室,大门紧闭。猜是僧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寺外多乞讨,多冲着善举而来。只是面对重重困境,善也显得薄弱。寺外的几家商铺,卖的是竹编制品,杭州篮、戒尺、蒲扇,透一股浓浓的怀旧风。在从前,这些才是生活的常规。
时间过得太久,似乎一切都是转眼即逝。得与失,一直充满着玄机。寺、佛、僧,在俗世的兴起、衰落,人间的悲、苦、哀、乐,皆是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