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三下沉”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
2016年12月13日 08:30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张颖洁

     王店镇红联村的何老太家,女儿身患残疾,16岁的外孙正在读书,女婿却丢下妻儿“失踪”,整个家都由一大把年纪的何老太操持。在红联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何老太来到王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

  “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啊!”何老太在现场泣不成声。工作人员当即收下了她的申请材料,并将其提交至区法援中心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指派了专业律师负责她的案件,这让老人看到了希望。

  硬件资源下沉

  何老太得到法律援助的背后,与秀洲区正在日渐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网密不可分。近年来,秀洲区有机整合了司法行政的律师公证、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职能,实现了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务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务的转变,由提供单一的法律服务向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务转变。在此基础上,秀洲区不断推进人才、动能、资源“再下沉”,着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基层扎根、在基层优化,有效补足城乡法律资源不均的短板,着力打造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走进秀洲区各个村、社区的办公楼,总能看见“法律顾问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调解室”的标识牌。这正是秀洲区实现“硬件资源下沉”的一个个生动缩影。据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依托各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的中坚力量,全区各镇、街道(高新区)还陆续投入200多万元对镇级中心(站)进行翻新改造,实现中心“沿街落地”、形象标识醒目,方便群众辨识,并具备等候、接待等功能分区。

  不仅如此,今年全区还投入近40万元,为6个镇级中心(站)安装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视频监控系统,并预留4个视频接口给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若需上级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可即时连线区级调解专家库成员,有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这也可以为群体性事件、重大矛盾纠纷抢得‘处置先机’,实现同台指挥、同步行动、动态跟踪。”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优化镇级硬件设施的同时,秀洲区还进一步延伸触角,实现了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全覆盖,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在村级站点设置宣传、调解、服务三大阵地,综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

  人才和动能下沉

  硬件再硬,还需软件和人才来配合,才能实现效能最优化。“以前总觉得律师收费高、请不起,现在社区家门口就有免费律师,遇到一些法律难题也不用慌了。”家住新塍镇虹桥社区的居民沈阿姨说。

  沈阿姨的话也道出了秀洲不断推进“人才下沉”带来的福利。近年来,秀洲区司法局不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选调了全区优秀律师组建“农村法律顾问律师团”,让律师扎根基层,走进群众,帮助各村(社区)起草修改村规民约、法律文书,指导规范合同签订,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参与纠纷调解和法律援助等。目前,全区14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此外,在选派青年律师担任基层司法所所长助理的同时,秀洲区还不断加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基层下派力度,建立新招录、新调任公务员基层锻炼机制。据统计,目前,全区共计司法行政专编40人,其中17人下派至司法所参与工作,占比42.5%,且下派人员中法律专业超65%。

  “我们还不断优化律师驻所值班制度,在王店镇、洪合镇试点实行律师‘每个工作日’驻镇值班;在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安装法律咨询远程视频系统,将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至镇(街道)等,借助一系列工作机制的优化、创新,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动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源、人才、动能的“三下沉”有效激活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的构建也将打通城乡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标签:法律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