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一年拿下16个发明专利,这是怎么做到的?
2016年12月7日 13:37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沈爱君 通讯员 严涛

简易脱水器、蚊香分离器、新型公交车站、购物袋手柄……
嘉高学子告诉你:走进生活,大胆想象,老师引导,学校助力

      

  到今年的11月底,嘉兴高级中学的学生在2016年已经获得了16个发明专利,在我省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备受瞩目。嘉高师生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嘉木扬长,高德归真”,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大胆想象,是嘉兴高级中学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理念。学校一直鼓励学生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利用太阳能的“新型公交车站”,解决提重物时手被勒疼问题的“购物袋手柄”,方便两片蚊香分离的“蚊香分离器”,解决蚊香灰问题的“多功能蚊香盒”,不用戴耳塞直接无线遥控的“太阳能蓝牙音箱”……这16项专利显然都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简易脱水器的灵感来自于住校生活。住校时晾晒衣服相对麻烦,脱过水的衣服干得快一点,学生们借助物理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发明了一个手动脱水器。改良公交车站的专利人宋子健同学这样解释他的创意:“一般公交车站都没有照明,所以晚上不显眼,人们等公交车时会害怕。嘉兴的光伏发电产业很发达,我就想,能不能利用太阳能,白天发电储电,晚上用于照明?后来我又想,夏天等车太热,能不能加个雾化装置来降温?发明就是要大胆想象。”和学生一起申报专利的胡元旭老师说:“创意,虽说是一瞬间的灵感爆发,但背后还是有不少小窍门的,只有好习惯的长年积累,才能爆发瞬间的创意。要有随手记随手画的习惯,观察身边的各种物品,看它们有什么缺点或不方便,然后开动脑筋进行改良。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喜爱小制作小发明是嘉高学子的传统,这从嘉高历年来获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中就可以看出。学校每年科技类社团招新成员时都很火爆,创新成果能帮助学生获得高校自主招生报名资格,更点燃了学生们研究和创新的激情。

  从实验室到师资多方助力

  嘉高通过制作展板、组织专利权知识讲座、普及专利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专利价值,形成专利申报意识。利用“嘉高讲堂”举办创新讲座,鼓励科技社团的建设,让更多同学参与创新实践。从2007年开始,学校建设了第一个创新实验室:擎天机器人实验室。2009年,工作室成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一等奖。之后,逐步更新设备后的机器人实验室成为嘉高学子进行发明创造的摇篮。随着我省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嘉高先后建设了政治创新实验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无土栽培实验室、微电影工作室、精工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实验室,同时升级改造了擎天机器人实验室。

  学校还积极寻求科技企业、大专院校的支持,开展智力引领。秀洲区光伏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设备支持、实践支持,企业淘汰下来的设备成为学生实验的平台。太阳能电池设备、高精度的光强传感器、电学传感器设备,都已进入学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同时,企业也为学生学习实践从课内走向课外提供了条件。从大专院校引进的《机械基础》、《数控编程》等课程,请大学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进行修改,由大学老师授课,智力引领进入更高的层级。

  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研究性学习负责老师,由指导老师负责班级研究性学习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如选题指导、统计以及研究成果的收集。同学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寻找自己的研究项目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助学校的创新实验资源完成研究。学校还设置了科技创新教研组,专人负责每学年各班研究选题的汇总以及校级评比展示等工作,不定期编辑研究性学习成果专刊。

  抓住深化课程改革增加选修课程这一契机,嘉高着力课程建设,把创新教育确定为基础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鼓励全体学生在不同学期进行选修。老师们编写了《高中生怎样进行微课题研究》、《物理与生活》、《小发明基本方法》等创新教育选修课程,让创新教育进课表、进课堂,将创新教育规范、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怎样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引导学生申请专利、参加各类竞赛,学校还有两条检验标准:在三年高中学习中所有同学要参与1个及以上学生微课题、在三年高中学习中所有同学要参与10个课外实验,既让学生的收获和改变有了检验的标准,也无形中推动了创新实验在嘉高的普及。

标签:嘉高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