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海河联运助力嘉兴迈向海洋时代
2016年12月2日 09:26 来源: 南湖晚报 N通讯员 诸昕美 晚报记者 吴晓宇

  作为杭嘉湖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嘉兴水运网络发达,与京杭大运河及太湖、长江水系融合贯通,有“前海后河”的天然优势,是全国少有的最具发展海河联运潜力的地区之一。

  “嘉兴通过‘内河复兴计划’,打造高水平海河联运网络,助力嘉兴迈向海洋时代。”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局长步海宾表示,嘉兴港航正在全力补齐航道“通而不畅、畅而不联”的短板,使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和沿海各港口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海河联动畅通成网

  近年来,随着海河联运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大型船舶通航过程存在“通而不畅、畅而不联”的问题。如何补齐发展短板,释放“内河+其他运输方式”的潜力,彰显海洋经济时代城市水运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嘉兴港航面临的重要发展命题。

  “嘉兴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杭州、嘉兴、湖州,随着湖嘉申线、杭平申线等一批骨干航道建设的推进,嘉兴内河航道布局和网络逐步健全,内河水运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将愈发明显,海河联运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将带动杭嘉湖腹地,直至长三角地区,对浙北、浙西经济发展的辐射潜力巨大。”步海宾称,河海联运将使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和沿海各港口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航道畅通、连通是推进“海河联运”的最大保障。为改善航道基础设施,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嘉兴先后完成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和何家桥线工程,如今,“海河联运”的主动脉——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项投资60多亿元、历时4年多的省级重点工程,将于明年全线贯通。

  “十三五”期间,嘉兴将重点加快“三横三纵一通道”内河骨干航道及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打造海河联运网,预计到2020年,嘉兴内河航道总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三级(千吨级)航道基本成网,高等级航道所占比例超过40%。作为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嘉兴航道接轨大上海,辐射浙南、苏南的黄金航道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针对40多座净高不足7米的跨航桥梁对通航能力的限制,嘉兴通过桥梁改造为内河航道运输扫清“节点”障碍,也为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创造了更多便利。

  近年来,嘉兴内河集装箱运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全市共有7家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拥有集装箱船27艘、1203标箱、29250载重吨。2015年,嘉兴内河集装箱中转量达18.4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09%。到“十三五”末,嘉兴内河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50万标准箱,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桥梁改造的扎实推进,嘉兴集装箱运输将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提升现代水运价值

  昨天,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依然忙碌。煤炭经过外海码头卸船机接卸后,通过大型传送带输送到内河码头,直接装上内河船舶,送往各大发电厂。这个拥有3个3.5万吨级(兼顾5万吨级)外海卸船泊位和18个500吨级内河装船泊位的码头,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海河联运工程。

  过去,嘉兴地区的煤炭接卸作业主要集中在乍浦港区,码头功能均为通用件杂货泊位,接卸和中转主要靠汽车短驳来完成,损耗较大,而汽车运输、装卸散落的煤尘,给当地的生态环保造成一定压力。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建成后,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煤炭运输的海河无缝运输,港口对煤炭类散货运输“大进大出”的优势进一步放大。

  “沿杭平申线航道,海盐、平湖、海宁、桐乡等已规划8个大型港口物流基地,直接间接的营销网点和海港服务区近50个。”嘉兴市港航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杭平申线海宁段,沿线的海昌作业区、星光作业区等专业大型的物流园区已经落户,目前正在兴建,整个海宁港区全部建成并投产后,年吞吐能力将达1105万吨、集装箱21万标箱,较现在的港口吞吐量增长近2倍。与此同时,杭平申线沿岸的制造业也借力航道建设走向世界。

  “十三五”期间,嘉兴将继续优化调整港口功能布局,强化外海内河、海域陆地、港口及后方配套用地统筹,推进嘉兴内河港“一港六区九个作业区”建设,形成“航道网络化、港口专业化、船舶标准化、信息一体化”的港航四化格局。

标签:海洋时代 责任编辑: 周奇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