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竹篮
2016年10月28日 09:15 来源:嘉兴日报 吴顺荣

  ※往事风 

  竹篮,俗称篮或篮子,曾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还是一件吉祥物。因“篮子”和“来子”谐音,寓意多子多孙。那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几只竹篮子,有四方形的四角篮,腰子形的长档篮,圆桶形的杭州篮,层层叠叠的提篮等,形状不一,用途也不同。哪怕穷得做乞丐,也有一只讨饭篮。

  儿时总觉得外婆床边那只四四方方的四角篮,如同魔盒。它并不起眼,但里边的名堂经还挺多:一把竹尺,已没有了棱角,表面的银白色星条线却寸寸分明;一把剪刀,看上去锈迹斑斑,但依然十分锋利;一块线板,两头分别缠着白线和蓝线,上面插着几枚大小不等的缝衣针;一枚金光闪闪的顶针箍,密密麻麻的小孔,有的已几近顶穿;几个鞋样,有外婆自己的,也有我的;更多的是一块块各色各样的布角头。在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里,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大多是补丁叠补丁。我时常为外婆的手艺而自豪,也为外婆的辛劳而伤心。无论衣服破在何处,也无论破洞大小,外婆总能在篮子里找出一块合适的布角料给缝上。密密的针脚,整齐又挺括。有时早上一觉醒来,看到四角篮里那只鞋底上的针脚比昨天又增加了许多,知道外婆昨夜又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了,看着外婆粗糙得像桑树皮似的手,只有暗自伤心。

  当时农村里最常见的是一种腰子形的竹篮,因它的提手较高,我们叫它长档篮。这种竹篮的“肚子”较浅,装什么东西都“浅而易见”。嘉兴方言里说的“浅悠悠一篮”,多数是指这种篮里所装东西的数量。长档篮的用途最广,到地上割把韭菜、拔几棵白菜、挖几只竹笋或山薯,到田头打几许薹心菜、捞几把花草头(紫云英),到河桥石上摸几把螺蛳,差不多都是提只长档篮去。去的时候篮子是空的,臂弯里那么一挽,回来时常常收获满满,那提手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沿着乡路,一路笑语,轻轻化作了江南不争的富足。

  我对劳动艰辛的最初体验,起源于这种长档篮。自从七岁那年有了后妈,我就在她的手里接过了长档篮。她交给我的任务就是每天放学回家必须挑满一篮马兰头,否则不给饭吃。就这样,在我读小学的这六年里,每年从春初马兰头长出嫩苗到秋天长成“稻花马兰头”的漫长时间里,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丢下书包就挎上那只长档篮走向田头地间,长档篮陪伴我走遍了青字圩、南生圩、奈字圩的所有田塍。我蹲下挑马兰头时,篮子在我身旁“坐”着、候着;我起身时,篮子跟我一起行走、回家。那几年里,曾有三四只长档篮和我一起经风沐雨,相依相伴。

  我清楚记得,后妈差我去田头为父亲送点心时的情景。那是在农民一年中最苦最累的“双抢”时节,头上骄阳似火,田间热浪阵阵,连梅家荡上的凉风也没有一丝踪影,我赤着一双小脚,提着篮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生怕跌跤打翻了篮子,那是回家要“吃家什”(挨打)的。篮子上盖着一条毛巾,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点心,不时散发出香味,诱得我直咽口水。出于好奇,也出于嘴馋,待远离了后妈的视线,我边走边掀开毛巾偷看一眼,不料脚下一滑,便摔倒在田埂上,篮子摔得老远。心想,这下完了。顾不得身上疼痛,连忙爬起来,抓起那碗,原来是一碗炒麦粉,怪不得这么香呢。只见大半碗已翻在草地上,我连忙跪倒在地,一点一点地将麦粉糊捧回碗里,仔细拣去泥草,尽量做到让人看不出什么破绽。然后急匆匆送到父亲手上,忐忑不安地看着父亲把那碗炒麦粉糊喝了下去,才长舒了一口气。尽管当时庆幸自己瞒过了父亲,骗过了后妈,也避免了一顿“家什”,但每每想起,心里总觉得有些内疚。也不知道父亲是真的没有觉察到,还是故意假装不知道。

  竹篮中,我更喜欢杭州篮。其他篮子差不多用的是相对拙朴的篾黄来制作,杭州篮是用竹青编制的,它“口”大而“肚”深,不仅轻巧方便、优雅美观,还经久耐用、别具一格,很有诱惑力。那时村里有上了一点年纪的父母或亲戚朋友,去杭州烧香,能带回几只大大小小的杭州篮作为礼品,让大家分享佛缘和吉祥,给主人带来的荣耀别提有多高了。

  杭州竹篮有过一段辉煌历史的。相传两百年前,乾隆下江南时游至龙坞白龙潭瀑布,驻跸于龙门坎村孙家里,听见从农户家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便向近侍盘问。听说是当地农家在做竹篮,于是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正巧有人在该农户家购买竹篮,编扎竹篮的老农因忙着手中的活计不便起身,接过银子后就随手往楼角里一扔。乾隆见状,诗兴萌发,随口吟道:“手里窸窸窣窣,银子堆楼角。”经皇上的金口玉言这么一说,做竹篮的人就越来越多,逐渐传到了西溪、转塘、蒋村一带。销路也越来越好,成为竹农一项可观的家庭副业。从此,杭州竹篮便闻名远近。后来凡到杭州进香的人,总要购篮一只。

  在乡下时,杭州篮还是个稀罕之物。到了城里,生活中更少不了一只杭州篮。由于那篮储物量大,实用性强,那时嘉兴的市面上也有得买,所以居民家里普遍用上了这种篮子。新篮子用来买菜,一早起来把篮子在自行车笼头上一挂,既贴切又稳当。叮铃几声,踏了就跑,无论是鸡鸭鱼肉、青菜萝卜,还是油瓶酱罐,装在里面,一路颠簸,轻易颠不出来。旧篮子用来买煤球煤饼,车前一篮,车后又是一篮,小弄堂里滴溜转弯,进进出出,好不快哉!

  说不准篮子是什么时候退出人们视线的,似乎是不知不觉中就不见了。如同那些什么票什么证一样,忽然间就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蛇皮袋、塑料袋,街市上也难得看到几个提着篮子的老主顾了。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篮子了吗?

  江南多竹,幽篁修竹内含太深的古文化,旧时的考篮、香篮、果盒以及凉席簸箕等竹制品,其精工细作程度和巧夺天工的手艺绝对称得上是江南的雅文化,而那些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四角篮、长档篮、杭州篮等,则是江南的大众文化。可惜的是,这大众文化却在我们大众的眼皮底下流失了。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堪称“绝活”的编竹篮手艺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小小竹篮,再次焕发出了生机。真希望这些既美观实用又绿色环保的竹篮子,能够再度回到寻常百姓家。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