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双桥的桥
2016年7月22日 09:09 来源: 嘉兴日报 蒋陈华

  ※历史吧 

  我的家乡叫双桥,地处杭嘉湖平原东部,位于嘉兴西北七公里,现属王江泾镇双桥村,是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双桥遗址”所在地。历史上的双桥是一个有名的地方,此处地势低平,河道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分布着大量的各式桥梁,原有古桥21座,至今幸存的有12座。这些桥梁是先民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为跨越川泽之阻以达彼岸而修建的重要交通设施,古朴沧桑,造型精美,是历史留给后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了解一座桥梁,往往从桥名开始。它不仅是一座桥梁的身份代码,其内还蕴含着许多的人文信息。古桥的命名方式有很多,有的以地名来命名桥名,即“闻其名而知其地”。有的取吉祥用词来命名,即“闻其名而知其意”,如延寿桥、报福桥、永福桥等,无不昭示着桥梁修筑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渴望。有的以桥名来纪念某人或说明某个事件,即“闻其名而知其事”,如双桥村与东风村交界处的吴家桥,原名应是“何嘉桥”。传说在清朝年间,当地有一位叫何嘉的郎中,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极佳,为穷人看病常常不收医药费用,深得百姓赞誉。有一次,他坐船去下塘(现在栖镇一带)为人家医病,返回途中突然遇狂风暴雨,小船倾翻,何医师不幸溺水身亡。人们十分悲痛,村里人在当地造桥时,把桥名取为“何嘉桥”,以示永远纪念。后来重建时,因为笔误(方言“吴”与“何”同音),变成了现在所说的“吴家桥”。在当地,用姓氏命名的桥也有不少,如陈家桥、计家桥等。

  古桥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双桥村东就是京杭大运河,纤塘上的金桥原是一座古朴美丽的三孔石拱桥。据《闻川志稿》记载,它是吴王阖闾与越作战受伤后,“还卒于泾”的遗迹,“泾,即金桥”(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金桥遗址”所在地)。明朝嘉兴的许恂如有诗为证:“泾桥蛇偃控龙湫,泾水遥连笠泽流。回首阖闾遗恨处,半阕新月如钝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金桥,留下了许多传说。笔者就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收集整理过《金牛》的民间故事。传说金桥河里有一只金牛,在八月半前后的夜里,经常要上岸吃金草,谁看见谁就发财。一个小放牛寄居在舅舅家里,看见了金牛吃草。他贪心的舅舅知道后逼他说出时间和地点,并按时去守在桥边,果然也看到了金牛,便急着上前牵牛。金牛慌忙跳到河里,舅舅抓住了金牛绳,便举起钢刀砍绳。金牛绳被砍了下来,但舅舅的手指也砍伤了。三年后,舅舅的金牛绳被典卖完了,舅母怪小外甥是个丧门星,把他赶出了家门。小外甥便去金桥边,挖出草的金种子,变卖以后修理了房子,置办了农具,辛勤劳作,后来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传说是美丽生动的,也许并不可信,但着实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价值观——人不能贪心,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金桥附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金桥上下塘,九缸十三甏(金银财宝)。”有人认为“上下塘”中,上塘是指金桥、双桥、嘉北、王江泾一带,下塘是指运河东岸,栖真、苜宿湾、上睦一带;也有人认为“上下塘”中的“下”与方言中的“瓦”是同音,是指金桥边上的凉亭,上面是瓦,下面是塘,“九缸十三甏”就埋在盖瓦凉亭的纤塘底下。传说无法考证,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运河塘岸两边是一块富饶的地方。

  正因如此,古桥的保护也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工程。在双桥村东南的丁家浜有一座古桥,名叫“兴福桥”,重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桥墩的南北两侧桥柱上刻有楹联,北面一联为“北望吴江帆影稳,南接秀水檐橹声”,南面一联为“家要长兴事早前去,人要清高心放平来”,通俗易懂又精妙绝伦。前几年,有人欲出50万元把这座桥买下,准备拆去,结果被当地乡民一口回绝。有个当地的老农说:“这是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不管多少钱,我们都不卖。”

  然而,古桥仍在不断地消失。许多都只能通过史料上简短苍白的文字来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甚至很多都未能留下只言片语就消逝无踪。缅怀过往,不免伤感。所幸双桥仍有十二座古桥健在,唯有珍惜当前,方能释怀。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