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启动新一轮清淤 疏通“经脉”连通水系
2016年4月27日 11:10 来源: 南湖晚报 晚报记者 朱 政

  昨天下午,全市“五水共治”河道清淤、水系连通现场会在海宁市召开,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海宁市上塘河流域“活水”工程、海宁市洛塘河清淤工程、扩大南排洛塘河改道工程、鹃湖及周边水系连通整治工程。记者从现场会上获悉,为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构建优美的水环境,我市把河湖及池塘清污、清淤作为“十三五”期间“五水共治”工作深入发力、持续发力的着力点,启动新一轮清淤,全力打好治污泥攻坚战。

  疏通水体“经脉”改善水质

  在海宁市斜桥镇斜桥村,一台大型绞吸式清淤机正在海宁市的“母亲河”洛塘河中施工,淤泥最深处达1.5米,这些淤泥被吸入一根根淤泥输送管道,运往不远处的淤泥堆放场。

  “这就是海宁市洛塘河清淤工程现场,我们采用了环保的疏浚方式,把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堆放场集中堆放,在清淤疏浚中不会发生污泥的二次污染。”海宁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沈思阳告诉记者,“经过检测,淤泥不含有毒成分,因此我们在河道北侧租用了200多亩的田地进行集中堆放,堆放期间,我们专门设置了安全告示牌和护栏,淤泥中的水被吸干固结之后,将会复耕还田,多余的土方运到海塘上作填筑土方使用。”

  据悉,海宁市洛塘河清淤工程总投资4.16亿元,疏浚河道36.2公里,分三期实施,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期,今年计划整治16条河道,打通断头浜10条,新开通水系河道4条。工程实施后将大大增加水体的容量,有效改善洛塘河水质,提高河道蓄水量,提升河道引排水能力。

  作为海宁市的“母亲河”,洛塘河除了经过海宁斜桥镇以外,也流经海宁市区,还是航运骨干航道,来往船只多,带来的水污染和噪音对城区居民会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海宁市启动了扩大南排洛塘河改道工程,航道在城市周边进行绕道,新开河道17.31公里,新建堤防34.61公里,绿化34.62万平方米,新建桥梁7座,计划投资8.5亿元,工程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底完成。

  打通断头浜连通水系

  除了疏通“经脉”清淤河道,还要连通水系,让水活起来。

  海宁有个鹃湖,是海宁市的应急备用水源。鹃湖周边原本都是田地,水面及绿化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了保障水源安全,该市建造闸门将鹃湖与外界水源隔离,由此也造成流经鹃湖的河流变成了断头浜。为此,海宁市启动鹃湖及周边水系连通整治工程,在鹃湖周边开挖一批河道,将鹃湖周边的断头浜进行连通,让周边的河道重新畅通起来。

  据悉,鹃湖及周边水系连通整治工程是长山河市区片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的内容之一。长山河市区片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2.21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5.19亿元,整治河道长130.81公里,疏浚河道16.72公里,新开河道8.86公里,绿化河道169.19万平方米,新建沿河绿道5.56公里,打通断头浜28条,新开沟通河道14条。昨天,该工程正式进场施工了,将有效提升鹃湖及周边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周边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环境。

  到2020年底

  淤积严重河道全消除

  根据《嘉兴市“十三五”期间湖河及池塘清污(淤)工作方案(代拟稿)》,围绕“五水共治”总体要求,我市以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核心,紧扣清淤控源、规范处置和长效管理等重点环节,结合常规轮疏,每年计划清淤1000万立方米以上。到2018年,重点清除受工业、养殖、生活污水等影响较为严重的河道、湖荡、池塘污泥,全力打好治污泥攻坚战。到2020年,有效清除存量淤泥,实现河湖及池塘淤疏动态平衡,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全面推行污(淤)泥处置全过程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

  在清淤控源方面,到2020年底,我市要累计完成近4000公里河道清淤轮疏,清淤土方4500万立方米,实现淤积严重河道(平均淤积50厘米及以上)全消除。其中2016年重点实施受污染河湖清污,以及沿线沿路池塘清淤,完成900公里河道、5个湖荡和近140个池塘的清淤,清淤土方1000万立方米。重点实施湖荡清淤,到2020年,基本完成北部20余个重点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嘉善片),完成清淤土方近800万立方米。开展重点航道及支流交汇口疏浚,基本消除重点航道与支流交汇口的严重淤积问题。

  此外,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先检测后清淤”原则,加强污(淤)泥规范处置,将落实堆场、污(淤)泥资源化利用作为工作的前置条件,杜绝淤泥随意堆放、泥浆偷排漏排等现象发生,避免淤泥“二次污染”。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淤泥监测平台、完善清淤轮疏工作机制,建立污(淤)泥处置监管体系。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