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我市进一步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力度,积极扩大有效需求,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全市工业、投资、商品房销售等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呈现结构优化、稳中见好的良好态势。
数据亮点:
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后劲提升
亮点一:三次产业结构更优化。服务业比重首次突破50%。
亮点二:新经济增长动能增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1%,增幅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高出服务业平均增速15.4个百分点。
亮点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3月末,规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长2.9%,增速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
亮点四:工业继续迈向中高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
亮点五:投资量质齐升。生态环保、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重大产业投资增长35.9%。
数据背后:
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7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8%,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29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增加值351.3亿元,增长5.0%,工业增加值311.6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80.22亿元,增长9.7%。
一季度服务业表现抢眼,增加值增速高出工业增速4.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5%,首次超过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1:49.2:47.7调整为2.8:46.7:50.5。
一季度,在国家、省和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作用下,全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新产品、新服务等新动能不断积聚,主要表现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加快。全市信息网络传输、软件开发和广播影视等行业构成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1%,增幅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高出服务业平均增速15.4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提高到3.9%。同时,网络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网络零售额增长21.4%。众创空间的搭建,投融资渠道的拓宽,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一季度新设市场主体(企业)4430户,同比增长24.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迅速。一季度,全市各地针对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压力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个人购房税收和贷款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主要表现在:全市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的增加值均呈现负增长;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3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长2.9%,增速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库存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工业领域去库存取得了成效。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快速回升,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2%、45.7%。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在市场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市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8.1%,增速分别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4、2.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2.6、1.6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1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尤其是“四个重大”产业投资势头迅猛,增长35.9%。
新兴产业效益大幅增长,市场预期有所好转。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5.90亿元,增长14.9%;33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盈利,盈利面超九成。包括信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利润大幅增长。尤其是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100.9%和43.5%,增速较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提高86.0和28.6个百分点。
据嘉兴国调队监测显示,3月,嘉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重返50%荣枯线以上扩张区间,为50.3%,高出全国0.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5个月在荣枯线以下运行的走势,这表明嘉兴制造业经济呈微弱扩张趋势。3月工业出厂价格环比连跌9个月后首次上涨。全市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尽管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
未来走势:全力稳增长调结构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外市场需求依然不振,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多,稳增长的工作仍需加强。
当前,全市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下一阶段,全市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重点任务,巩固提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信心,努力完成全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