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部门联动
十一载不懈努力续写“平安秀洲”新篇章
2016年4月12日 08:2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稿 卜霄宇 张帅

 

 
  平安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贵在落实,难在坚持。3月31日,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召开,秀洲区再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区)”, 连续第十一年创建成功。

  十一载的坚持,秀洲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这离不开秀洲全力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探索开展机制创新的不懈努力。那么,“平安秀洲”十一连冠是如何炼就的?“平安秀洲”又该如何继续蓄力远航?

  夯实基础绘就“大平安”蓝图

  责任落实制度化、基层基础规范化、维护稳定全员化、纠纷解决多元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平安创建系统化、打击整治专项化、两网融合精细化、公共安全常态化、平安宣传多样化……众多的务实举措,又切实夯实着“平安秀洲”的坚实基础。2015年,秀洲各级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积极履职、主动有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从防火防盗到安全出行、从食药品安全到社会治安提升,在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秀洲都展示出了不错的 “成绩单”。2015年,全区未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和严重公共安全事件,刑事发案数、安全生产事故数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持续上升,全区平安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又为秀洲的“大平安”建设指明了方向——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地创建平安,不仅要顺应百姓意愿,更要涵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为此,在“一手抓平安报表,一手抓经济报表”理念指导下,秀洲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平安秀洲”置于全区大局工作中谋划推进,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创建合力,全区各镇、街道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均签订了平安综治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创建职责,完善平安创建责任体系。

  在“大平安”的基调下,秀洲区还不断激活各行各业的“小平安”基因。“从‘平安家庭’到‘平安社区’;从‘平安校园’到‘平安镇(街道),平安的‘因子’已经深植秀洲百姓身边。”秀洲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针,秀洲区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统筹推进系统平安创建活动。据统计,2015年,全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创建合格率达100%,“平安家庭”入户宣传率达100%,家庭知晓率、参与率均达95%以上,有效地激活了基层的“平安细胞”。

  

  贴近百姓生活密织安全网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秀洲的各个公园广场内,中老年人伴随着悠扬的舞曲在翩翩起舞。“马路上有探头,小区里有巡防,秀洲的治安环境让我们老百姓很放心。”谈及秀洲的治安,他们纷纷“点赞”。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为了不断提升百姓安全感,2015年,秀洲区创新三色预警、三级响应治安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刑事警情数变化,以绿、黄、红三色对该地区治安状况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级别,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在有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七张网”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监控视频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心防、自护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发布预警、迅速响应,进一步协调整合各种防范资源,统一组织和指挥调度辖区派出所专业力量、社会联动力量、群防群治力量,织密社会防控网,增强治安综合防控能力,确保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为深化“平安秀洲”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2015年在“天眼”密布的基础上,全区又新建高清监控探头600个,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

  平安建设12年,秀洲的经验还证明了一点:平安,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平安建设基础才能稳固。秀洲区依托平安建设大走访、平安进校园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其中,有效提升了区域防控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

  公共安全,是平安秀洲的“生命线”。秀洲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围绕“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先后开展“安盾”、消防“6+3”套餐式整治、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百日会战”等一系列公共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

  

  固本强源铸就平安之魂

  秀洲的“大平安”离不开一个个基层单位的“小平安”。为此,秀洲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加强镇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实行“10+X”服务管理模式,截至目前,王店、洪合、新塍等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其余镇(街道)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秀洲更注重源头防范,推动“关口前移”,让群众知晓、参与,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2015年,秀洲区在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就地解决问题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丰富“大调解”体系的内涵。在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下,交调、医调、劳调等专业调委会,“老娘舅”、“和阿姨”调解队伍以及“乡贤”调解模式都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平安建设的合力也不断凝聚,2015年度全区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99件,化解率达98.5%以上。

  此外,在秀洲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还活跃着一群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元”——网格员,他们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丈量民生,了解群众内心事、解决群众眼前难。2015年,秀洲区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实行网格工作准入制度,全区共调整划分网格616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2909名,全面实现“一格一员”、“一格多员”网格管理模式,将平安之魂注入每一个网格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凝聚群众力量实现平安建设中,“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模式在秀洲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如今,走进秀洲区各个村、社区内,总能看到“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成为了秀洲百姓的处事准绳。据悉,在2015年,秀洲区通过以点带面、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方式,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订修订工作,同时通过在所有镇(街道)推行“三治”示范创建活动,全区共打造“三治”示范村(社区)17个,企业“三治”经验不断传播和发展,让基层民主自治生根百姓身边,进一步夯实了平安综治基层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秀洲的平安之舟正乘风破浪,朝着“平安金鼎”的目标蓄力远航,续写崭新的华彩篇章!

  □图片由秀洲区政法委提供

标签:平安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