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今年嘉兴市住房公积金又有新动作
2016年3月21日 08:4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迟伟涛 通讯员 王静

    记者从3月18日召开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三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公积金制度受益面,主动接轨上海,推动非公企业建缴,支持农民工、新居民进城购房,做好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去库存等工作。

  除此之外,今年我市还将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房贷款资产证券化和住房公积金资金竞争性存放两项工作。

  

  进一步提高受益面

  2015年,我市公积金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全年公积金归集63.2亿元,贷款回收16.8亿元,同比均超10%;公积金提取、贷款发放分别为43.8亿元和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和100.6%,支持职工住房消费金额10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0.6%。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商品房去库存压力,促进嘉兴楼市平稳发展,去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先后出台提高住房贷款最高额度、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取消二手房评估手续、实行省内异地贷款等近10项惠民新政。仅以异地贷款为例,已有134户在省内其他地市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家庭在嘉兴置业,贷款金额5000万元,异地贷款发放户数居全省第一。

  记者了解到,2016年我市将紧紧抓住“刺激需求、扩大覆盖、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注重安全”这一主线,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市公积金制度受益面,全力提升住房公积金支持居民住房消费。

  据了解,今年我市住房公积金工作将做好三篇文章。首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去库存,主动接轨上海;推动非公企业建缴,支持农民工、新居民进城购房;适时推出公积金新政;扩大融资渠道,确保资金充足。其次是加快管理体制理顺,“四统一”后统筹使用公积金,做大做强“公积金蛋糕”,发挥好杠杆作用。最后是加大力度做好便民服务,今年上半年市本级要实现乡镇便民网点全覆盖和市区延伸网点的业务拓展。

  据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曹静平介绍,今年我市公积金工作将强化“五项措施”:强化资金使用,打造“高效公积金”;强化扩面工作,打造“普惠公积金”;理顺管理体制,打造“统一公积金”;强化“互联网+”,打造“智慧公积金”;强化风险防范,打造“安全公积金”。

  

  将开展个贷资产证券化

  2014年10月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三部委连续下发了《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的通知》和《关于放宽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放宽使用政策。

  近年来,我市也陆续出台了设定保底贷款额度、上浮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高装修住房的贷款比例、放宽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异地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在一系列住房公积金利好政策推动下,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支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2015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为27%。

  在充分满足职工购房需求,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杠杆作用的同时,我市公积金资金的流动性不足问题正日益突出。据了解,截至2015年12月,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154.64亿元,个贷余额153.14亿元,个贷率为99.08%,其中市本级已达116.39%。缴存职工公积金使用需求仍在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拓宽住房公积金融资渠道。

  据曹静平介绍,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公积金存量资产、释放沉淀占用的贷款资金,为购房贷款开拓外部资金来源渠道,有效缓解公积金运行中存在的使用率偏高、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风险,在打破资金封闭运行的体制限制、促进公积金政策的平稳实施、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等有着迫切的需要和深远的意义。

  

  公积金资金竞争性存放

  记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阳光决策,规范权力运行,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建立和完善资金存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嘉兴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今年我市还将开展公积金资金竞争性存放。

  据了解,竞争性存放的资金范围为管理中心在确保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发放等正常支付以及金融业务考核奖励前提下暂时闲置、可用于定期存放的住房公积金和增值收益。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积金资金竞争性存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由管理中心采取邀请招投标方式进行,评标方法采用综合收益优先法。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