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已经“划定”。“美丽镇村”和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一揽子民生保障工程将成为今年我市城乡建设工作的重心。据了解,推进这些重点建设工程,旨在为“两美”嘉兴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但镇村仍是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功能定位、百姓期盼诉求都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布局形态“偏乱”、产业层次“偏低”、综合功能“偏弱”、日常管理“偏粗”。提升镇村建设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们正在拟订《提升镇村建设水平三年行动计划》,针对上述问题,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全面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市建委村镇建设处处长许枫告诉记者。
具体怎么干呢?据了解,我市将强化新市镇基础作用和节点功能,加快提高承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向农村延伸的能力;高标准、高品位推进新市镇规划建设,大力实施新市镇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美丽示范街区和特色社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现代新型城镇群;坚持产城融合,结合特色小镇培育,合理布局新市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一步强化新市镇产业支撑能力;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加快待整治自然村落向“四百一千”集聚。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房设计,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嘉兴地域特色的建筑村落。
自嘉兴入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以来,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愿望。从去年开始,我市就已经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
从今年开始,海绵城市进入集中建设期。根据计划,今年我市将实施85个项目,总投资48亿元。我市编制了《嘉兴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监测方案》等一系列海绵城市标准规范和制定《嘉兴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平台》等相关配套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强方案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确保每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包括建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改善日益突出的基础设施结构性短缺局面,保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以此满足城市弹性发展,提升以城带乡能力。接下来,我市的治水工程、交通治堵工程、千里绿道网工程等都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做,要系统推进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一张网,全力打造绿色城建。
作为每年的城乡建设“重头戏”之一的民生保障建设,又会送给市民哪些“民生礼包”呢?据悉,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交通治堵工作,通过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逐步构筑通达、连续的路网体系,重点推进一批主干道路建设,并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学校操场、城市外围空地以及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另外,我市还将加快南湖湖滨片区的更新建设,建成集旅游、休闲、文化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公共活动区,扮靓城市会客厅。启动杉青闸、文生修道院等重点片区和蓝宝地块的房屋征收,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