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我市四大人才新政出炉
2015年10月31日 11:20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方 霞 通讯员 张 敏

  昨天,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嘉兴市新一轮人才政策正式出台,它包括四个政策性文件:《关于建设嘉兴市人才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嘉兴市“人才强企”若干政策意见》、《嘉兴市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嘉兴市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实行专才特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两意见两办法”)。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意见两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我市人才政策体系,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给嘉兴的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和社会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我市将在嘉兴科技城建设嘉兴市人才改革试验区,于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此次出台的《关于建设嘉兴市人才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重点在投融资、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土地利用、审批服务、职称评定、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着力引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科技集聚、平台提质、产业升级的互动式发展。

  “在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创造经验,能更好地发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促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在要素保障方面,除了土地保障、信贷支持、审批服务外,我市还将设立创投基金,以嘉兴科技城为主,每年筹措不少于1.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的各项支出。政府引导基金将通过参股、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支持领军人才企业发展。

  在创业奖励方面,我市将创新试验区领军人才项目资金拨付方式,探索建立“人才互助资金”。在股权激励方面,技术要素拥有者可自项目开始盈利连续3至5年内,按该技术要素转化后实现的税后利润从中提取10%至30%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折成股份奖励该项技术要素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职务技术要素出资入股的,可从该职务技术要素股份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折股划给该职务技术要素的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

  “我们希望通过市、区合力,给予试验区更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机制创新空间,在人才引领上下功夫,助推大科技城建设。”该负责人说。

  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

  “人才强企”政策升级

  企业是引进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主要舞台。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人才流向企业集聚,企业支持人才发展的格局,《嘉兴市“人才强企”若干政策意见》从“人才支持政策”、“企业支持政策”、“机制创新政策”等三个方面共十二条意见进行明确。

  在人才支持方面,未来,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将获得工资外津贴和购房补助,如博士研究生、入选国家人才计划的人才、院士都获得每月1000至5000元不等的工资外津贴以及8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助。对于小微企业引进的人才也将实行工资外津贴和就业补助。为了鼓励人才在企业自我提升,企业人才参加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和津贴。企业组织培训、设立院士工作站、建设研发中心等也有补助和奖励。

  政策还从畅通人才流动机制、破格人才晋升机制、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启动

  事业单位紧缺人才专才特聘

  针对我市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的情况,我市通过制定杰出人才培养政策,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扶持本土人才参与科研攻关学术创新,培育本土高层次人才。

  根据《嘉兴市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从2015年开始,我市将每两年选拔30名左右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杰出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员,10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着力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更高层次人才称号、更高水平学术成就的后备人才。同时,每两年确定一批杰出人才重点资助培养人员,不受名额限制。一个培养周期为3年。

  我市将从加大资助力度、鼓励科研攻关、扶持学术创新、加强配套支持、提供生活保障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支持。

  另外,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也将实行专才特聘。《嘉兴市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实行专才特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事业单位在引进与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金融投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研院所等单位急需的紧缺人才时,可采取设置“特设岗位”等方式实行专才特聘,并享受相应的资金补助。

标签:人才 责任编辑:朱琴燕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