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在平原水乡长大的缘故,我的视野里,从没有离开过与水密不可分的河流,视觉的感应,总会勾起与水有关的切肤记忆和联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家居住在一个六户人家组成的小村落,最深的记忆,就是乡亲们与屋后河流的融洽与亲密,因为有这河水,乡亲们从未寂寞。打开每户人家的后门,穿过一片大树林,就看到了河滩上用条石垒起的石河埠,沿石阶而下,便是清澈的水面。
蜿蜒延伸的两岸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桑园,岸坡上长满了灌木群,岸下人工养殖有数米宽的水草,水草既净化了水质,又解决了湖羊冬季的饲料问题,羊舍内的灰肥在化肥严重短缺的时代,成了农业用肥的主力军。河埠边常年停靠着出行的木船,每年冬闲时木船又是捻河泥清理河床的装运工具,河泥又为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原始的生态循环农业,是保持农产品品质的关键,立体化的原生态群落,为常年水质清澈甘甜创造了条件。
日月的轮回,塑刻有别样的风景和情趣。唯一的石河埠为乡亲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每天清晨,大人们便挑着水桶到石河埠打水,河水经一夜的沉淀,清澈见底,担回的水倒入水缸,直接用以做饭菜、烧开水等日常之需。春季,河堤上,花色各异的野花纷纷吐蕊绽放,有白色的刺荔、粉红的实生桃花等,在绿叶的陪衬下,吸引大量野蜂采蜜,也让乡亲们饱尽了眼福。夏天河埠的台阶是乡亲们乘凉聊天的好地方,临水的台阶又是孩子们活动的平台。或用渔具,钓到贪食的多春鱼、鲫鱼等;或下水游泳,潜入水下摸鱼虾、河蚌之类,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深秋蟹肥,一到晚上,用破布捆扎成火把,蘸上煤油,火苗耀眼的光亮让螃蟹迷失了逃离的方向,用手可直接抓到竹篓。冬季的清晨,水面上弥漫着水汽,回望依水而居的村落,朦胧之上,层林尽染,简直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墨画!
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无序的开发,湿地不断被蚕食,上游带有颜色的工业废水,散着异味,不断流入乡亲们赖以生存的河道。无奈之下,污水被抽入农田,加上农业本身的面源污染,灌溉水又重新返流河道,水的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泛滥成灾等现象,水乡有限的滋养源濒临断送的危险境地。村民有“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入新世纪上访不断”的顺口溜,就是前期水环境变迁的真实写照。
2005年,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新农村小城镇建设讲习班”,作为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服务的我,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江南水乡的命脉。邻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和梦想。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
“水能够载舟亦覆舟,醒世古训切莫丢”。新农村建设的兴起,为改善水乡生态环境,开启了新的篇章。
2006年省农办、省科技厅拟在山区半山区与平原选取两个不同模式的省级新农村生态景观样板创建村,以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在市、区领导的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因具典型水乡平原特色条件,被选为浙北平原水乡地区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示范村,我全程参与了创建工作。
聚宝湾运用生态学原理、园艺学手法,成就了田、水、园、林、居之美,“村因水而活,水依村而媚”,聚宝湾生态休闲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原生态乡村水湾、现代人的世外桃源、都市型现代设施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经济休闲景观型体系。外界对聚宝湾“门槛不高、定位不低、投资不大、收获不小、生态原始、形态创新”的评价,为后续环境整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1年起,王店镇开始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植物护坡工程建设,和陆上一样,对河道采用了序、洁、绿、美四化处理,护坡采用了常绿的香樟、湿地松和适于固土根系发达的池杉等多排列阵,坡底全面推广了木桩式、鱼巢式、生物桶、砌块式多种标准化生态护岸,配以菖蒲、水葱、香蒲、芦苇等草本挺水花卉植物,水面浮生植物采用水草固定浮块,沉水植物利用自然生长的黑藻、狐尾藻等。
河道整治的全面推进,使水环境资源得到了恢复,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水的润泽下,王店的生态农业做足了文章,大棚蔬菜、草莓、葡萄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成为本地农家乐生态游的又一风景点,吸引周边游客来采摘、休闲、购买。生态农业娱乐了游客,农民赚足了钞票,脸上绽开了满足的笑容。
201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再次赋予水乡环境整治提升的活力。“病在水里,根在岸上”, 政府统筹安排,业界自觉查找水污染病灶,积极投身节能减排、减量提质、植绿固堤,疏浚河道、循环利用等等工程,水环境治理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但愿,家乡的水越来越美!